“十一五”以来,在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所研究生(包括客座研究生)数量已近200人。为了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12月4日下午,我所召开了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会议。方智远院士、4位所长、各处室负责人以及硕(博)导师、研究生代表共47人参加本次会议。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罗长富处长、研究生工作处于子荣处长、招生就业处孙虹处长出席会议。
首先由科研处汇报了“十一五”以来,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情况。目前,研究所共有硕士生导师38人,博士生导师13人,主要在蔬菜学、观赏园艺、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食品科学等6个专业进行招生;并在园艺学、生物学和植物?;?个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蔬菜学科成为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同时承担研究生院高级蔬菜栽培生理学、高级蔬菜育种学二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项目。“十一五”以来,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22名;博士研究生26名;博士后12名,每年约有70-80余名客座研究生到研究所做毕业论文。研究生已经成为我所科学研究的重要补充力量,对提高我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招生工作的不断扩大,研究所注意加强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例如,组织举办了各种讲座、学术报告,提高了研究生学术水平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组织召开研究生座谈会,了解研究生在学习、生活和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加强研究生与所里的交流和沟通;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支持研究生参加篮球比赛、大合唱等各种活动。
但是,研究所在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方面还存在博士招收生源不理想、优秀博士论文较少、组织研究生开展活动不够、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待遇相对较低等问题。下一步工作重点将从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招生宣传力度、研究生日常管理等方面努力,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会议邀请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做得较好的生物技术室和植保室菜病综防课题组做了典型经验交流。生物技术室王晓武研究员从如何指导研究生阅读文献、坚持每周开例会以及制定较为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介绍了他们的做法、经验和体会。植保室李宝聚研究员以“感动”为主题,做了精彩的发言,阐述了自已与研究生之间“亦师亦友”的管理理念,以及取得的“教学相长”的实际效果。
研究生和博士后代表相继发言。学生代表一致认为,蔬菜花卉研究所和指导教师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条件和许多开阔眼界的机会,使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时,也对研究所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例如,希望能够在津贴补助、客座楼住宿条件等方面给予提高和改善,也希望所里能够多组织一些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加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与会人员就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想法。例如,建议成立研究生委员会,由所领导挂帅对所里研究生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和管理;建议实行奖学金制度,鼓励广大研究生开展创新性工作;建议在对研究生进行学术指导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
研究生院的三位处长分别就2010年的招生指标以及如何提高生源质量、导师自身素质、论文质量、树立良好的学风、关注研究生就业等方面做了发言。
杜永臣所长最后指出,本所研究生工作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研究生工作的核心任务一是提高导师队伍水平。要不断提高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水平和能力,可试行建立导师培养能力追溯考评机制,对导师的培养工作进行监督、评价。第二,抓论文质量。重点抓好研究生的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第三,建立、规范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例会制度,培育良好的学术风气。第四,多开展研究生集体活动,丰富研究生的文化生活。
本次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会议的召开,既总结了过去研究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又对未来的研究生工作指出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对于开创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篇章必将产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杜永臣所长参加并作重要讲话
胡鸿副所长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汇报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