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首届“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名单出炉,我国共有30位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李泽君研究员名列榜单。
李泽君2004年毕业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受邀到美国知名的流感病毒研究团队进行博士后研究,于2008年被上海兽医所人才计划引进,组建了水禽新发病毒病快速诊断与预防技术研究团队,2012年该团队被评选为农业部水禽新发病毒病快速诊断与预防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归国后,李泽君先后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称号、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称号和中国农科院 “金龙鱼杰出青年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荣誉。先后承担了科技部、自然基金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累计被他人SCI论文引用达700余次。
李泽君长期从事禽传染病研究,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遗传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将我国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早期分离株划分为不同基因型,提出了我国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的复杂性和抗原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为禽流感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发现了NS1蛋白149位氨基酸残基与禽流感病毒对鸡的致病性直接相关,揭示了禽流感病毒由自然宿主水禽向鸡等陆禽传播的一种重要的分子机制;确定了PB2蛋白上701位氨基酸是决定禽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的关键氨基酸残基,部分揭示了禽流感病毒由禽向哺乳动物传播的分子机制,这些研究成果获得了2013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0年,一种新发的未知传染病导致我国蛋鸭产蛋下降、甚至绝产,给水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李泽君研究员带领研究生深入养殖一线,采集了大量发病鸭样品,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在国内率先分离鉴定出引起鸭产蛋下降和死亡的新病毒——鸭坦布苏病毒,并建立了针对该病毒一系列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方法,成功培育出鸭坦布苏病毒弱毒株,为新发鸭坦布苏病毒病的快速诊断与预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评选由团中央、全国青联指导,以“投身创新驱动 科技点亮青春”为主题,由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与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主办、中科网协办。(通讯员 俞仓炜)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科技日报] 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创制成功2025-06-25
- 韩天富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25-06-24
- [人民日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中麦578黄淮海区创大面积实收高产典型2025-06-24
- 习近平将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5-06-24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蜂机协同高效授粉助力新疆白杏单产大幅提升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细长粒型水稻如何高产?这个因子有“办法”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