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第五批“青年文明号”于5月15日公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呼伦贝尔站等17家单位(集体)光荣入选。该站也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扎根草原、奉献青春。呼伦贝尔草原面积8.8亿亩,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约为−3~−1℃,冬季极端温度达-50℃以下。由于受地下矿藏影响,地下水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部分地区属于癌症高发区。建站15年来,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职工克服种种困难,不畏艰险,积极参加野外工作,获得了水分、土壤、植被、气象观测数据近百万条,完成植被样方一万五千多个,植物标本五千多个,土壤样品2万多份,科考总行程近20万公里,人均驻站试验时间均超过7个月/年,每年牺牲节假日60多天,大部分职工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ü亟谘?、风湿病、皮肤冻伤等)。此外,受两地分居影响,4名大龄职工先后延迟生育,真正做到了扎根草原,奉献青春。
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台站紧盯国际草原学科领域前沿,积极参与国际草业科研合作,先后与数十家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研究。在繁重的野外观测工作之余,台站科研人员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处理数据、阅读期刊文献,直至深夜。由于野外工作条件简陋、经费有限,同事们积极开发部分仪器设备的替代品,从“军用锹”到“电路板”,忙得不亦乐乎。正是在这种科研创新精神的驱动下,台站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通过青年职工的努力,台站将传统草原生态学和现代信息技术、遥感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紧紧把握住了传统草原生态学向现代草原科学转变的历史契机,在草甸草原研究领域树立了重要的学术地位,增添了显著的时代特色。
凝聚一流团队、打造百年强站。人才是科研团队的灵魂,青年是科研团队的未来。台站积极为每个青年职工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和舞台,将个人发展和台站发展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几乎每个青年职工都能获得台站科研经费的支持,这有力地促进了台站科研凝聚力和技术孵化创造力。此外,台站领导十分重视青年职工的生活,提醒他们“在野外注意人身安全”,“出差或家里有难事告诉我,我来想办法”。建站以来,几乎每年所有职工的生日都在一起度过,这极大地增强了青年职工对台站的认同感。
据了解,呼伦贝尔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谢尔塔拉镇,是目前农业部系统和呼伦贝尔地区唯一一所国家级草原野外台站。自1997年建站以来,该站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攻关课题6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230余篇,软件著作权20多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多年来,该集体工作先进、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农业部、农科院和研究所的奖励和表彰,其团队成员先后被评为“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农业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草原英才”、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杰出人才”、呼伦贝尔市政协常委。目前台站共有正式科研人员16名,其中博士8人,硕士3人,35岁以下青年职工数占80%以上。当前,通过15年的积淀,呼伦贝尔站已经形成了“立足科研,热爱草原,做一个对草原有用的人”的独特文化。青年科研骨干的不断加入,也为打造百年强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讯员 孟秀华)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科技日报] 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创制成功2025-06-25
- 韩天富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25-06-24
- [人民日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中麦578黄淮海区创大面积实收高产典型2025-06-24
- 习近平将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5-06-24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蜂机协同高效授粉助力新疆白杏单产大幅提升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细长粒型水稻如何高产?这个因子有“办法”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