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第五批“青年文明号”于5月15日公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呼伦贝尔站等17家单位(集体)光荣入选。该站也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扎根草原、奉献青春。呼伦贝尔草原面积8.8亿亩,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约为−3~−1℃,冬季极端温度达-50℃以下。由于受地下矿藏影响,地下水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部分地区属于癌症高发区。建站15年来,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职工克服种种困难,不畏艰险,积极参加野外工作,获得了水分、土壤、植被、气象观测数据近百万条,完成植被样方一万五千多个,植物标本五千多个,土壤样品2万多份,科考总行程近20万公里,人均驻站试验时间均超过7个月/年,每年牺牲节假日60多天,大部分职工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ü亟谘?、风湿病、皮肤冻伤等)。此外,受两地分居影响,4名大龄职工先后延迟生育,真正做到了扎根草原,奉献青春。
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台站紧盯国际草原学科领域前沿,积极参与国际草业科研合作,先后与数十家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研究。在繁重的野外观测工作之余,台站科研人员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处理数据、阅读期刊文献,直至深夜。由于野外工作条件简陋、经费有限,同事们积极开发部分仪器设备的替代品,从“军用锹”到“电路板”,忙得不亦乐乎。正是在这种科研创新精神的驱动下,台站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通过青年职工的努力,台站将传统草原生态学和现代信息技术、遥感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紧紧把握住了传统草原生态学向现代草原科学转变的历史契机,在草甸草原研究领域树立了重要的学术地位,增添了显著的时代特色。
凝聚一流团队、打造百年强站。人才是科研团队的灵魂,青年是科研团队的未来。台站积极为每个青年职工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和舞台,将个人发展和台站发展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几乎每个青年职工都能获得台站科研经费的支持,这有力地促进了台站科研凝聚力和技术孵化创造力。此外,台站领导十分重视青年职工的生活,提醒他们“在野外注意人身安全”,“出差或家里有难事告诉我,我来想办法”。建站以来,几乎每年所有职工的生日都在一起度过,这极大地增强了青年职工对台站的认同感。
据了解,呼伦贝尔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谢尔塔拉镇,是目前农业部系统和呼伦贝尔地区唯一一所国家级草原野外台站。自1997年建站以来,该站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攻关课题6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230余篇,软件著作权20多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多年来,该集体工作先进、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农业部、农科院和研究所的奖励和表彰,其团队成员先后被评为“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农业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草原英才”、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杰出人才”、呼伦贝尔市政协常委。目前台站共有正式科研人员16名,其中博士8人,硕士3人,35岁以下青年职工数占80%以上。当前,通过15年的积淀,呼伦贝尔站已经形成了“立足科研,热爱草原,做一个对草原有用的人”的独特文化。青年科研骨干的不断加入,也为打造百年强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讯员 孟秀华)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