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弘扬正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纪念毛泽东主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著名论断发表60周年。近日,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和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联合授予60位同志“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60 周年杰出人物”荣誉称号。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胡志超研究员获此殊荣。这是中国农机界五大国家级学会(协会)首次联合推优,是对为中国农机化事业做出杰出贡献人员的最高褒奖。
胡志超,农机化所党委书记,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席专家,长期倾心于农业装备研发,在种子加工、花生收获、全秸硬茬地播种三大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突破振动自平衡、智能化包衣、精选分级、流水线弹性组配等关键技术,创制出大中型种子加工成套技术装备,国内市场覆盖率达40%左右,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种子加工设备研发长期低水平重复和主机大量依赖进口局面;突破随行自动限深、防缠绕柔性摘果、无阻滞清选等关键技术难题,创制出系列花生收获装备,已成为国内主体与主导产品,为促成我国花生收获技术进步和跨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明了全秸硬茬地“碎秸整体均覆”“碎秸覆还调控”“碎秸行间集覆”等机械化播种技术与装备,实现全秸硬茬地高质顺畅机械化播种,连续多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技术,为秸秆禁烧、就地还田肥料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胡志超研发成果2项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一等奖3项(均排名第一)、二等奖7项(5项排名第一、2项排名第二);获国家发明专利62件;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76篇。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江苏省中青年突贡专家”“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国务院特贴专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团队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和“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以其命名的劳模工作室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讯员 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