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是专门从事草牧业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围绕我国草原地区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等科学和技术问题,以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和社会公益服务为主,重点聚焦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保存与利用,草新品种培育、制种与栽培研究,草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草地灾害预警与防控,草地机械与装备研创,草地生态保护利用,草地遥感与大数据研究,草原管理与牧区经济政策研究等草原和草牧业学科重点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创新研究和成果供给。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平台51个,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970余项,在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试点试验研究、全国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草原机械装备方面获国家级奖4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3项。有在职职工179人,其中科技人员167人,高级职称人员74人,有硕、博士学位的151人,硕士生导师5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博士培养单位,是中国农科院草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主要培养单位,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因工作需要面向全国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现公告如下:
一、引进专业及人数
见附件。
二、应聘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纪律严明;
2.热爱农业科技,有志于投身草原科学研究事业,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草学、牧草种质资源及新品种培育、植物?;?、入侵生物学、土壤学、生态学、动物学、农业经济学、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草地遥感等相关专业研究背景,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4.近三年内至少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CPCI-S、SSCI或CSSCI收录学术研究论文1篇或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篇;
5.在职人员申请博士后必须全脱产。
三、相关待遇
(一)薪酬待遇
1.基础薪酬综合收入22至30万元(税前)。
2.福利待遇
享受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待遇和住房公积金待遇;享受研究所提供的办公、数据库、实验室等便利条件。
3.国家资助
(1)条件优秀海外博士后可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资助。
(2)支持申报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含原“博新计划”,ABC三档分别为28万/年、18万/年、12万/年)及其他各类国家博士后项目。
4.中国农业科学院资助
(1)符合条件者推荐申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优农计划”,入选者给予每人2年12-20万元的资助;
(2)符合条件者推荐申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后,入选者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
(二)科研支持
1.研究所为博士后提供科研经费支持;
2.支持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及国家和地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各类科研项目;
3.支持申报国家各类青年人才项目;
4.支持参加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享受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激励措施)。
四、报名资料
1.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近期免冠照片);
2.博士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应届毕业生证明;
3.已发表论文、成果证书复印件及博士论文摘要复印件。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戴老师
电话:0471-4926910 0471-4926893
电子邮箱:cysrsc@163.com
邮件主题:请标注为“博士后+姓名+学校+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