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我们渐渐发现超市里日常购买的农产品集中在几个大品牌,全国连锁超市似乎都长着一样的面孔。尤其对都市市民来说,小时候的味道渐行渐远,那些原产于都市周边的土特产难觅踪迹。事实上,一些都市农业土特产仍然以小而精、少而美的形式存在,只是受人工、土地等成本高影响,产量受限。在大品牌农产品占据市场的当下,都市农业土特产如何突围,走出一条独特的赛道?
不久前,北京北四环附近的一家市集开张。昌平草莓、密云西红柿、北京油鸡等上百款老北京土特产售卖。73岁的市民陈兵特意坐公交车赶来,只为吃上这口想了很久的老味道。
陈兵:我开车到几个农庄,北郊区农庄他们种的老味道可以去那买点,超市是买不着老味道的。我就对北京的口味(想念),希望咱们北京的一些主要的超市,或者是慢慢扩展到各个超市,能设一个北京老口味菜的专柜,哪怕价格高一点,我也愿意去买。
陈兵所说的便是当下一些都市土特产面临的现实。
怀柔板栗
怀柔板栗,它口感香、甜、糯,北京人就好这口儿,然而,出了北京,没有多少人知道怀柔板栗,哪怕北京市内的连锁商超,也很难见到怀柔板栗的身影,而是被种植规模大出好几倍的河北迁西板栗占据。90后的北京怀柔人李思鹏道出了怀柔板栗目前种植的现状。
李思鹏:随着栗农年龄的增长,(种植户)一定是呈下降趋势。年轻人参与的基本上都是品牌和流通的环节,在生产者这个角色上来说确实不多。年轻人是指的70后。
作为一名创客,李思鹏惦记家乡这些土特产,九年前投身怀柔板栗的品牌开发。产量拼不过,就拼品质,拼产业链,拼文化。如今,李思鹏的板栗合作社规模在怀柔数一数二,产品销售渠道瞄准炒货商、奶茶店、高端餐厅商超等。
李思鹏:面向的是炒货商,还有新消费。新消费就是奶茶品牌、头部的烘焙品牌都是我们服务的客户,包括连锁的餐饮品牌,就是我们会做一些更多的精深加工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的原材料它不是占很大的比重,因为原材料它没有溢价,我们很难去反哺给老百姓,所以我们做的都是一些相对来说有市场竞争力的。
巫山脆李
同为90后新农人的彭军,是土生土长的重庆市巫山县人。他所在的柑园村以种植巫山脆李为一大特色。从小吃着香甜的巫山脆李长大,如今彭军接过父母的李园,当起了果农。他将家里原来十几亩的果园扩大到现在的五六百亩。
彭军:小时候感觉特别香、特别甜的那种,而且它是很老很老的一种品种。我们年轻人在外面去读书,有时间给老师或者朋友寄一点过去尝一下。然后我们就发现可不可以发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这个品牌,起到一个宣传作用。
当地政府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宣传巫山脆李品牌。电商与物流的快速发展、当地的扶持,让巫山脆李这个原本只弥漫在川渝地区的香气飘向了长三角、珠三角。如今,这一全县30万亩规模的小众土特产,每年为全县带来超21亿元的综合产值,也为彭军带来20万元左右的年收入。
然而,如今巫山脆李不仅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对抗气候的变化。
巫山县果业中心副主任 黄明:从2020年开始成熟季有降雨,它会加重我们的果实裂果,这个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所以这几年我们在防裂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栽培技术上、地面的开沟排水、肥料营养均衡、从地面上覆膜壁控水,树冠上面的避雨,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示范。
彭军和他家的巫山脆李
为此,彭军也不惜花重金尝试大棚新技术,希望在不影响果实品质的基础上,达到抗风险的效果。
彭军:今年我们做了10多亩的防雨大棚,花了30多万,尝试一下看这个大棚的效果怎么样。巫山县政府也在大力地想办法引进一些外面的好大棚技术。如果说效果好的话,明年我们会把所有的这个果园全部覆盖大棚。在保住品质的基础之下,再把我们的种植面积扩大。
都市农业土特产,既承载着市民们的乡愁,也蕴含着独特的品种价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合光指出,这些土特产不仅面临外部同类产品的竞争,随着城市的发展,它们自身的种植空间也被压缩。
刘合光:都市农业的生产者、劳动力成本在上升,用地成本也在上升,如果在面临这个竞争中,不开发出优势来的话,可能在竞争中会呈现萎缩的局面。消费者会因为消费到某些农户的单个产品的不利影响,对整个品牌的影响就不太好。所以把农户组织起来,把品质控制起来。土特产它有一个集中季节性的上市,市场容量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拓展,可能面对销售难的问题。
刘合光认为,都市农业土特产要突出重围,需要走高质量发展,也就是技术升级之路、数字化发展之路以及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刘合光:这个土特产的发展,它不光是需要把产品卖出去,另外要把文化、加工、服务都给加在一起,取得综合的收益,而且互相之间还有个融合的效果。比如说消费者过来体验这个土特产生产,了解这个土特产的文化,增强对这个土特产的信赖,农民可以既有卖产品的收益,还可以有卖文化、卖服务的收益,卖加工产品的收益。所以融合的发展思路比单打的这个思路可能更好。
巫山脆李正在走的是高质量发展之路,黄明表示,在目前脆李已经有了很好的市场基础之上,将加快全产业链打造。
黄明:通过这10多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巫山脆李的1.0版本,我们的规模、美誉度,包括一些基础品种,有一定的基础了之后,那么在下一个10年,我们县通过加快全产业链的打造,形成一个2.0版本的高质量发展通道。
怀柔板栗
李思鹏正倾力打造怀柔板栗的品牌,走的是三产融合发展之路,他想让怀柔板栗成为像美国夏威夷的巴旦木、日本神户的和牛那样响亮的地标品牌。
李思鹏:怀柔板栗因为它守着我们的长城,中国栗子跟长城自500年以来它就是共生的,它更能代表的是我们中国的一张标签和名片?;橙岚謇醯卮τ谑锥季┙迹Ω檬俏莆颐堑某鞘芯用?,围绕产业融合,塑造我们的中国板栗品牌。让更多的消费者来到怀柔,来到北京,因为一个栗子的符号和标签去了解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