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阁论坛2025,小姐威客网楼风信信息,夜猫子ymz品茶,唐人阁免费论坛

首页» 专题» 产业专家团» 产业专家团概况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专家团组建方案

发布时间:2024-07-31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对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工作部署,通过组织全院植保科技力量、协同院外合作单位组建植物保护专家团,开展农药科学使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监测预警与治理等技术集成示范和咨询指导服务,为农业生产减灾防灾、农药减施、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背景意义

(一)我国农业生产虫口夺粮任重道远

我国农业生产中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简称病虫害)灾害频发、重发,为害我国农作物达1600多种,年发生面积超过60亿亩次。其中,一类农作物病害8种、害虫11种、鼠害1种,包括稻瘟病、小麦赤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稻纵卷叶螟、褐家鼠等,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作物安全绿色生产,不仅造成农业减产、农民减收,还会因不科学防治导致农产品中生物毒素与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植??萍级耘┮蛋踩毕拙薮?/span>

植保技术作为重要的防灾减灾手段,在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测算,2022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为23.2%,通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全年共挽回粮食总产超过3000亿斤,相当于3亿多亩隐性耕地的粮食产量。植保新技术推广应用也是化学农药减施增效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间,通过控、替、精、统策略,我国农药利用率从36.6%提高到40.6%,在保障我国农业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化学农药用量从30.0万吨下降到26.8万吨,降幅10.4%,顺利实现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

(三)植保科技集成与支撑服务亟需加强

随着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我国危险性外来病虫害入侵所造成的生物灾害问题不断凸现,且呈现出侵入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为害加剧的新趋势。同时,随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有序推进,转基因玉米、大豆等作物上靶标生物抗性监测预防及非靶标病虫害种群防控成为了生产新需求。很多病虫害的寄主范围广,形成跨作物发生为害,有待突破作物界限推进多食性/多寄主病虫害种群区域性治理。农药使用是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农药用量大及其造成的作物药害、病虫抗药性、农产品残留超标等问题仍时有发生。上述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亟需有效解决。

(四)组建植物?;ぷ彝耪孟允姑5?/span>

我院以植保所为主的相关研究所长期与全国植保领域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推广部门及涉农企业紧密合作,持续推进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近年来全面支撑服务虫口夺粮、化学农药零增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生物育种试点种植等国家重大战略行动,有效保障了农作物的安全绿色生产。在当前形势下,坚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定位,强化对全国植保优势科技资源的统筹,组建植物?;ぷ彝牛⒊ばЩ?,为农药科学使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监测预警与治理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指示精神和部院重要决策部署,协同院内外植保科研机构和农业推广部门,组建植物保护专家团并下设农药科学使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监测预警与治理等四个专家组,加强咨询指导、技术集成和示范等工作。强化平战结合服务模式,一是协同产学研推等部门,开展植保产业问题及其发展动态分析研判与科学防控咨询建议、植保技术体系集成示范;二是根据产业实际需求及应急任务,组建科技小分队,开展专题调研、技术指导培训,为国家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防控提供支撑。以此提升我国虫口夺粮、保障农作物生物安全的科技支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建设目标

拟组建一支150人左右固定人员与150人左右长期合作人员相结合、稳定的植??萍贾С哦游?,下设农药科学使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监测预警与治理等四个专家组。一是与政府管理部门积极沟通,承担咨询建议、科技服务等工作,服务政府决策与履职;二是下沉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及农作物生物灾害突发问题应急处置;三是与院各大作物产业专家团积极互动,推进跨作物重大病虫害区域性防控技术方案优化与提升。通过植物?;ぷ彝诺墓ぷ?,每年将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000名以上,核心服务区植保贡献率提高到30%以上,辐射面积500万亩。未来10年,将根据植保工作发展需求,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才10000名以上,核心服务区植保贡献率提高到35%以上,辐射面积5000万亩以上,显著提升我院植??萍即葱卤玖?、综合问题解决能力、产业支撑服务水平。

四、组织架构

植物?;ぷ彝攀锹男形以悍?/span>“虫口夺粮稳产保供职能使命的常设性支撑队伍,设团长1名、副团长4名,每个专家组由相关专业领导和专家组成,组织院内相关研究所植保专家,会同上级主管部门、院外科研机构、地方政府推广部门专家共同开展植保科技支撑服务工作。

植保_副本.jpg

1 植物?;ぷ彝偶芄?/span>

(一)农药科学使用。重点为农业农村部农药登记管理、病虫害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农药减施增效及指标监测分析、农药残留检测与控制等提供咨询建议和支撑服务;同时开展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集成示范和科技指导培训,服务推进农药科学使用和减量化工作。(植保所牵头,环发所、质标所、水稻所茶叶所、环保所等参加)

(二)外来入侵生物防控。针对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开展风险预判和监测预警、实时应急控制,服务农业农村部开展外来有害生物防控管理与决策;围绕重大有害生物种类,开展综合治理技术的集成示范与培训指导,控制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植保所牵头,环发所质标所、草原所、环保所、烟草所、基因组所、西部中心、南繁院等参加)

(三)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根据转基因产业化应用进展,开展病虫害种群发生及靶标生物抗性演化动态分析研判,提出生态风险防控对策及咨询建议;根据农业农村部部署安排,就除草剂科学使用及药害预防、非靶标病虫害防控等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并协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植保所牵头,作科所、生物所、信息所、质标所水稻所、棉花所等参加)

(四)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监测预警与治理。围绕重大病虫害跨作物的发生为害问题,开展病虫害发生趋势研判及防控咨询建议;开展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监测预警与治理技术体系集成示范与培训指导,并协助政府部门开展重大病虫害突发暴发的应急防控。(植保所牵头,作科所、蔬菜所、水稻所棉花所、油料所果树所、郑果所茶叶所、草原所、环保所、农机化所、烟草所、基因组所、西部中心等参加)

五、重点任务

植物?;ぷ彝沤劢古┮┛蒲褂?、外来入侵生物防控、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监测预警与治理等产业植保重点问题,组织咨询服务工作,并开展技术体系集成应用、示范展示以及培训指导,做到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一)强化科技咨询建议,服务国家战略实施

依托农业农村部植物?;ぷ抑傅甲榈绕教?,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农业农村部有关农药减施增效、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生物育种产业化、虫口夺粮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调研咨询服务,及时向农业农村部管理部门提交咨询建议或报告,为国家虫口夺粮、农业生物安全等政策制定及工作推进提供智库信息。

(二)加强核心技术供给,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依托野外试验台站、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平台,根据农业产业中存在的植保技术瓶颈和关键问题,协助各级农技部门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筛选、集成技术示范和应用推广,遴选推广绿色防控主推技术。通过集成示范与技术培训,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加大科技成果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植??萍妓降挠行嵘?。

(三)强化技术培训指导,提升植保技术贡献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项目,协同地方植保部门、产业联盟和涉农经营主体,组织各种形式的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班、田间课堂等,普及先进适用植保技术知识,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种粮大户和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最新植??萍汲晒哪芰?,提高植保技术贡献率。

(四)研判病虫灾变形势,做好应急技术支撑

借助国家植保数据中心等平台条件及数据咨询,监测分析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动态变化趋势,与地方农业部门保持常态化联络机制,做好各类风险的应急处置技术预案,出现风险时,第一时间与地方政府部门进行风险会商,及时向院领导小组和上级部门报送风险预测信息和应对处置建议,协调组织优势资源开展应急服务。

(五)拓展合作网络体系,提升区域保障能力

根据植保问题跨作物、跨区域发生的特点,与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农技推广系统等广泛协作,推动更多合作伙伴加入网络体系,全面提升区域性、网络化的监测预警、科技服务、集成示范、应急指导等技术支撑体系,集众人之智、聚众人之力破解区域性植保难题。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由一名副院长担任组长,成果转化局局长和植保所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院机关相关部门和院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成果转化局科技推广处,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专家团的具体工作由植保所牵头负责,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做好技术集成示范、技术培训、信息报送等各项工作。

(二)注重多方联动

一是共享各方优势资源,推动院内外相关研究机构联动,实现品种、技术、项目、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合作;二是与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涉农企业、产业联盟、专业合作社保持互动,形成并扩大区域合作网络;三是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紧密互通,及时了解各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控需求情况,做好上级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宣传和解读。

(三)强化支持保障

一是促进与上级主管部门有机衔接,根据国家农药减量、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生物育种产业化等重大工作部署开展工作;二是与院各大作物产业专家团有机衔接,推进跨作物病虫害区域性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三是与地方部门、涉农企业、产业联盟等对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孵化与推广转化,从而实现科技转化和科技服务互利双赢;四是加大下沉一线科技人员职称评审等支持力度,鼓励更多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五是组织多学科融合团队,重点支持综合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等。

(四)扩大宣传引导

对专家团的相关工作进展、取得的成效及时跟踪报道,利用多种媒体、多方平台进行宣传发布,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地方农业部门、广大种植户对专家团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方便更好地开展科技服务。对在科技服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给予表彰,宣传相关经验和做法,培养更多一线科技服务专家,全面提升我院科技服务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