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响应农业农村部号召,推动青海省油菜种植面积和效益双提升,中国农科院油菜产业专家团联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专家在青海省组织多次春油菜生产技术指导培训活动。
专家团赴青海海东化隆县为成翔、麦东、香拉、有财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和农民讲授青杂系列早熟杂交油菜品种特点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培训农牧民35人,发放青杂系列杂交油菜种子和拌种用的35%毒氟种衣剂约1500亩。在化隆县群科镇开展“油菜多功能利用及栽培技术”和“青藏高原农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等专题讲座,培训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代表等约60人。同时,专家团在共和县铁盖乡建立高产示范基地,在化隆县群科镇建立油菜农旅示范基地,开展了优质高产、多彩花色等油菜品种,土壤除草、种衣剂拌种等种植技术的引进和示范。
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在青海省取得良好效果,如共和县铁盖乡七台村2023年通过引进种植高产优质抗倒春油菜杂交种青杂9号500亩,示范田实收亩产328.17公斤,比对照单产提高31.27%,亩增加约400元;化隆县群科镇雪什藏村2023年通过推广早熟油菜青杂16号+饲用玉米轮作模式,油菜亩产218公斤,玉米亩产4.8吨,亩产值突破3000元。
(中国农科院油菜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