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15日,中国农科院玉米产业专家团赴甘肃兰州、白银、庆阳,宁夏银川、中卫等地开展西北区域玉米单产提升技术支撑工作;在甘肃张掖开展玉米制种考察调研和培训,提出玉米制种技术方案和具体意见建议。
西北区域玉米生长多处于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吐丝期,群体总体长势良好。当前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拔节前后温度较高,玉米生长发育较快,抽雄时间较往年提前5天左右。二是甘肃省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中东部地区平均降水偏少3-5成;宁夏旱作雨养区部分区域近期遭遇高温干旱,对玉米生长和授粉灌浆有一定影响。三是近期气温较高,宁夏部分区域发生玉米粘虫、蚜虫等危害;甘肃有些地区存在残膜污染风险。专家团建议:一是当前玉米正处于抽雄吐丝期的关键期,应积极采取抗旱措施,对轻度和中度受旱的玉米,在有水源的条件下及时开展抗旱补灌,或喷施抗旱剂与蒸腾抑制剂、叶面肥,增强作物抗旱性,以减少旱灾损失;二是加强玉米粒期田间肥水管理,做好玉米粘虫、叶螨、蚜虫等监测预警及统防统治工作;三是西北旱地玉米区需要进一步加强抗旱保苗技术、抗旱节水技术和生物降解膜等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
在甘肃张掖先后开展了“玉米制种后期管理主要问题”、“玉米制种花期调控”及“制种产量提升”等专题培训。通过培训交流学习农户对针对性品种制种关键技术有了更深了解,有助于提升玉米制种质量和产量收益,帮助当地农户增产增收。
(中国农科院玉米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