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产业专家团赴江苏、河南、广西主产区开展生产调研及技术培训,针对不同产区水稻生产特点实施精准技术指导,推动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
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正值单季稻开始机插育秧,专家团围绕杂交稻机械化高产栽培等内容,提出了选择优质高产品种、精量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机插做强优群体、精确定量施肥促大穗、病虫草综合防治稳产量、适时机械收获减损的技术措施和建议。
针对河南信阳稻麦两熟生产特点,专家团引进了籼粳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嘉禾优5号,指导固始县开展优质高产杂交稻示范样板田建设,并围绕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等内容开展培训,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助力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
广西灌阳县单季稻、再生稻正处于移栽期,针对当前水稻生产后期需要注意的问题,专家团举办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培训会,深入多个乡镇进行实地技术指导。针对部分区域存在机插漏秧、秧苗恶苗病等问题。专家团建议:一是全面排查漏秧区域,及时补植;二是移栽前人工清除病苗,降低病原菌基数,移栽后发现病株可喷施咪鲜胺防治;三是针对秧苗质量不均的田块,移栽后3-5天每亩施5公斤尿素促返青,7-10天后再施10-15公斤尿素,分阶段补足养分,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中国农科院水稻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