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20日,小麦产业专家团安徽科技小分队赴蚌埠、宿州协同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科院、高校等有关专家开展小麦苗情调研和春管指导工作。
蚌埠地区部分小麦3月13日开始陆续进入拔节期,生育进程较常年推迟近10天,整体苗情与上年同期相当,好于常年同期。因2月份雨雪量较大,部分麦田出现渍涝灾害,目前部分麦田土壤还比较潮湿,植?;等晕薹ㄏ碌刈饕?。近期气温回升,杂草和病虫害开始发生。宿州地区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生育进程较去年有所推迟,较常年相当。与去年同期相比,旺苗减少,一二类苗略增,三类苗基本持平。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结果来看,墒情总体适宜。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专家与农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一是普施拔节肥。对处于拔节期的小麦,应抓住有利时机,趁墒追施拔节肥,促春发稳长,提高分蘖成穗率。二是开展病虫害防治。综合考虑药剂对赤霉病防治效果和赤霉毒素控制效果,对锈病、白粉病的兼治作用等因素,选择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好的高效对路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其他病害。三是预防“倒春寒”。如出现大幅度降温,可采取以水调温,及时灌溉,确保墒情适宜,降低危害,低温寒潮过后,可采取补救措施,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促进恢复生长。
(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