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黑龙江省东部、中南部地区降雨频繁,气温持续偏低,对粮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水稻产业专家团佳木斯专家站曹立勇等专家先后深入宝清县、虎林市、富锦市等地调研稻田受低温冷害情况,详细了解水稻受灾面积和程度,调研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些地区的水稻生育期延迟一周以上,推迟约1个叶龄;株高比去年同期矮5厘米左右,生长量少20%以上,每株平均分蘖只有往年的50%左右。
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要求,专家们与当地农业部门会商后,制定当前水稻田间应急管理与技术服务指导意见。一是浅水层灌溉促进分蘖。保持3厘米左右浅水层,提高水温、地温,加速土壤养分转化,促进分蘖。二是做好控水晒田。六月底七月初,11片叶品种8叶时或12片叶品种9叶时,要撤水适当晒田,复水后施穗肥以增加穗粒数,针对当前分蘖普遍不足情况,穗肥可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可在七月初每亩地施2公斤尿素促进颖花发育,第二次可在七月中旬按照正常标准施用钾肥和尿素。其中地势低洼地块,要根据天气变化,提前清理稻田周围沟渠,确保排水顺畅。三是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现阶段天气仍维持低温多雨状态,易发生负泥虫,当本田百株幼虫达 30 头时,田间喷施药剂提前防治;今年纹枯病发生机率较大,须注意预防,应在水稻分蘖末期防治一次,孕穗期封行前再防治一次,叶瘟病防治可与第二次纹枯病防治一起进行。四是注意抽穗后促早熟。今后一段时间若仍然温度不高,须要注意观察抽穗时间,黑龙江东部地区的安全抽穗期最晚为7月30号,若抽穗时间超过安全抽穗期,要通过喷施叶面肥等措施进行促早熟,防止贪青晚熟。
(中国农科院水稻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