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数字经济+现代农业”发展新范式,提升奶牛养殖现代化水平,3月30日-4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奶产业专家团程国栋、杨璐等专家前往辽宁沈阳、抚顺、辽阳等地围绕信息化装备系统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开展调研,科技支撑奶牛养殖信息化转型。
调研发现,现有奶牛养殖场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管理系统初步应用,主要用于牛只基本信息、繁殖、TMR饲喂、挤奶等数据采集、存储等,气象站、喷淋设备、风扇等环控设备应用普遍。但也存在智能化喷淋系统未普及,疫病预警、体况评分等部分信息化装备精度不高等短板。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团建议:一是强化环境智能调控,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动态监测牛舍温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参数,联动通风、喷淋系统,为奶牛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二是提升智能身份识别系统,为每头奶牛建立唯一电子档案,实现个体精准管理,包括健康监测、繁殖记录、产奶数据分析等。三是精准饲喂管理,结合奶牛泌乳阶段、体况评分等数据,自动调整饲料配方,减少浪费,提升饲料转化率。四是加强健康监测与疫病预警,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奶牛活动量、反刍次数、瘤胃健康等指标,结合AI算法分析异常数据,提前预警潜在疾病,降低养殖风险。
下一步,奶产业专家团将继续加强奶牛养殖数字化、信息化科技赋能,通过开展奶牛体况评分、跛行监测等关键技术应用,构建智能化养殖管理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生产效率与乳品质量双提升。
(中国农科院奶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