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内蒙古等地遭遇严重旱情,草场墒情较差,给牧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挑战。中国农科院乡村建设与治理专家团副团长王川带队,先后深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等地开展抗旱减灾技术指导。
专家团指出,干旱主要由牧草生长季降水量偏少、降雨高峰后移、大风、沙尘天气偏多等原因造成。结合荒漠草原试验基地长期气象资料、家畜饲养牧草需求分析,推荐采取放牧+舍饲的饲养模式,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绵羊延期发情技术,指导做好冬羔早出栏、基础母畜保膘情、牲畜适时转场等工作,科学应对旱情,并及时关注气象预警,努力做到早部署、早统筹、早准备,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减灾支撑保障工作。
下一步,乡村建设与治理专家团将继续联合地方林草局、草原站等相关单位,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情况,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牧户,帮助牧民减少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
(中国农科院乡村建设与治理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