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总体影响不大,全国冬小麦基本播种完毕,尤其是黄淮海及北方地区。
刚刚退去的突发寒潮,影响了华北北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多个地方,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所在。记者了解到,当前冬小麦已经基本播种完毕,长江中下游仍有少量播种期较晚的稻茬麦在播种。寒潮过后,这些地方的冬小麦是否受到了影响?又如何保障冬小麦安全越冬?
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他介绍,当前全国冬小麦基本播种完毕,总体苗情好于往年,弱苗比例极少,刚刚过去的寒潮,总体影响不大,除少数密播早播旺苗叶片有轻度冻伤,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旺长势头。
京郊地里的冬小麦。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寒潮影响不大,应注意冬季灌水
本轮寒潮发生突然,降温幅度大,部分地区短时间内降温幅度超过10℃,刘录祥介绍,寒潮可能对北方冬麦区有一定影响,但从调查情况看,总体影响不大。他介绍,“除长江中下游极少数晚稻地区,稻茬麦还有未播的地方,全国冬小麦基本播种完毕,尤其是黄淮海及北方地区。由于今年10月初以后,雨水丰富,土壤墒情好,所以很多地方抢播早播,大部分地方都做到了适期播种,而且播种质量较高,实现一播全苗,无需补种。同时,播种之后,降雨和积温足够,气候条件有利于冬小麦生长?!?/p>
寒潮发生后,小麦体系和产业专家团也进行了初步调查。“降温降水,对小麦影响很小,未出现大面积冻害,只有少数密播早播旺苗叶片出现轻度冻伤,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旺长势头。同时,降温伴随的局部雨雪天气,还有利于补充土壤墒情,缓解和减轻降温影响。”刘录祥说。
针对气候影响,如何?;ざ÷笊??刘录祥介绍,应对临时突发的大幅降温,要及时适墒镇压或化学控旺,并做好冬灌工作,既可以增加土壤墒情,又可压实土壤,弥补裂缝,为麦苗越冬创造良好环境。尤其是北部冬麦区、黄淮海地区,封冻前的冬灌非常重要。“冬灌不怕结冰,最好的冬灌时机,是白天灌的水,晚上结了冰。夜冻日消,灌水正好;只冻不消,冬灌晚了”。刘录祥说,“需要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以后雨水较往年偏多,土壤墒情较好,这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无需冬灌的假象,但实际上,我们还是建议冬灌,确保冬小麦能够安全越冬?!?/p>
小麦播种进入尾声,面积或有增长
11月21日至12月1日,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会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对全国冬小麦苗情展开了冬前调研与技术会商。
调研发现,全国冬小麦主产区已基本播种完毕,总面积稳中有增,“这应该与国家持续实行种粮补贴政策以及今年夏季小麦市场收购价较好有关,拉动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绷趼枷樗怠?/p>
从各地数据看,调研发现,山东冬小麦播种面积超过6000万亩,比上年增加了7万亩左右,江苏播种面积预计超过3650万亩,增加29万多亩,安徽播种面积超过4290万亩,比上年增加17.5万亩,河北播种面积超过3300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多亩。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已完成播种面积8500万亩。
10月以来的好天气,给冬小麦播种带来了利好的条件。调研发现,河南小麦播种期,主要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亩基本苗15万-30万,叶龄2.0-5.5,单株分蘖2-4个,单株初生根1-7条,单株次生根1-6条。出苗质量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
山东小麦适期播种比例很高,10月20日之前播种的占80%以上。河北省适墒适期播种比例高,苗情整体接近常年,明显好于去年。江苏省小麦自10月上旬开始播种,适播期播种比例约占45%,晚于适播期10天以内播种的约占1/3。截至11月下旬,已出苗面积接近3000万亩,尚有200多万亩因水稻推迟收获及局部降雨影响未完成播种。
苗情基础较好,但要注意旺苗镇压
气候的变化,不断影响着农作物的生产。而对我国冬小麦来说,不断变暖的气候,为冬小麦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去年为例,虽然经历了秋汛,但冬季日平均温度比往年高了1℃,这意味,越冬期积温比常年多出超过100℃。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晚播的影响,结合实施科技壮苗行动,我们依然获得了丰收。今年到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同年偏高,今年冬小麦冬前气候环境较好,各个主产区苗情都不错,弱苗极少,这为明年的丰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刘录祥说。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8个冬小麦主产省份,一二类苗普遍较高。其中,黄淮海麦区,一二类苗占比接近88%,较常年同期增加5个百分点。长江中下游一二类苗占比约82%,增加1.5个百分点,西北麦区一二类苗占比83%,增加3.5个百分点,西南麦区一二类苗占比约70%,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
各主产区弱苗比例明显低于常年,如山东,三类苗占比14%左右,同比降低了4.4个百分点,山西三类苗占比20%,同比降低了45%。
和弱苗相比,部分地区的冬小麦,控旺需求较为明显,近日农业农村部也发布了小麦控旺防冻技术意见。刘录祥介绍,“冬前控旺,是保障来年收成的重要措施。农谚说麦无二旺,如果冬前旺长,来年就很难再旺。所以只要没有封冻,旺长的麦苗就需要控旺。一般来说,有化学控旺和镇压控旺两种途径。镇压即通过碾压等方式,控制麦苗的长势,让它在冬季长根,而不长茎叶。从实践上,镇压是非常经济和有效的方法,而且现在也有专门的机械进行镇压,用较少的劳动力,实现大面积的控旺效果?!?/p>
病虫草害需注意,及早防控是关键
由于气温偏高又多雨,病虫草害的隐患相对较重,春季防控防治压力较大。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虫害主要有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等,达到防治标准,需及时进行综合防治?!把林曷食?%,百株蚜量10头左右时,应进行药剂防治。干旱麦区重点监测麦蜘蛛,当每尺行麦蜘蛛达到200头或每株有虫6头时,应采用挑治为主的防治方法。当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白眉野草螟等)危害死苗率达到3%时,可选用辛硫磷、毒死蜱等药剂颗粒剂或将药剂与肥料混合施入?!绷趼枷樗怠?/p>
同时,调研发现,冬前杂草出苗率,占整个麦田杂草出苗的85%-90%,需重点监测节节麦、多花黑麦草、雀麦等,需冬前施药及时防控?!耙巡皇屎隙盎牡乜?,要做好春季防除准备?!绷趼枷樗怠?/p>
此外,一些特定地域,需要重点防控特定病虫害,如陕西,需要注意防控早播麦田的白粉病、叶锈病及纹枯病。四川要注意防控锈病、白粉病、纹枯病、黑穗病等?!霸绶⑾帧⒃绶揽厥欠乐共〕媲趾ψ詈玫姆椒?,一旦蔓延开来,造成损失,再想挽回就很难了。所以必须做好早期防控,坚持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策略,减少发病?!绷趼枷樗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