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集中育秧技术作为保障水稻高产稳产、推动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能够精准控制秧龄,降低人工成本,也能显著提升秧苗质量与育秧效率,为水稻规?;砗痛竺婊庠霾?/span>奠定基础。当前正值水稻育秧的关键时节,水稻产业专家团经调研发现,在实际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如育秧环节中关键技术掌握不到位、种子处理不规范、肥水管理失衡等,影响秧苗的生长态势与素质。为进一步规范和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持续推动水稻生产稳健发展,提升标准化操作技术的实施效果,现将水稻集中育秧全流程中的关键点及注意事项整理如下:
1.“1+N”集中育秧模式。采用一体化集中育秧中心模式,或1个播种出苗车间+多个育秧点的(针状芽苗连盘提供到多个育秧点育秧)。注意:播种出苗车间要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具备基质储备、种子浸种消毒、催芽、流水线播种等设施条件,一般可以辐射周边20-30公里。育秧点要选择排灌便利、运输方便、集中连片的田块。育秧点以10-20亩为宜,按栽插方式留足秧田。机插秧秧田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例为1:80-1:100。
2.准备种子,配齐秧盘。根据茬口和种植模式,选择适合机插的高产优质抗逆水稻品种,确保种子纯度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中晚稻常规稻每亩大田备足种子2.5-3.0公斤,可配足9寸硬盘25-30张;杂交稻每亩大田备足种子1.5-2.0公斤,配足9寸硬盘20-25张。
3.备足育秧土,调试流水线。旱地土育秧需要做好土壤调酸、消毒;建议采用水稻机插专用育秧基质育秧,确保育秧安全;播种前需对播种流线进行检测和调试,检查铺土装置和压轮,确保秧盘底土厚度为(1.8±0.2)cm,表面平整;调节喷洒水装置和水源,确保底土充分吸水;调节播种装置以精确控制播种量;调整覆土装置,覆土厚度为0.5-0.7cm,确保种子全部被覆盖。
4.种子处理,露白播种。准备好的种子在播种前晒种2-3天,以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出芽整齐。经晒种、选种的种子,根据当地主要防治病虫选用不同药剂进行种子浸种消毒,粳稻的浸种所需时间为48h以上,杂交籼稻为24h以上,若浸种时温度低,浸种时间要相对延长。处理后的种子催芽至露白可直接播种,放置出苗室叠盘出芽苗。
5.做实秧板,运秧摆盘。水稻种子在出苗室放置48-72小时、芽长0.5-1.0 cm时即可顶土出苗,将芽苗连盘搬运至育秧点摆盘。一般可摆放在大棚里或在秧田秧板上。秧板床面高低落差不超过1 cm,沉实床面摆苗,摆盘时注意摆放整齐,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防止失水死苗。
6.肥水管理,培育壮秧。育秧秧田以灌平沟水为主,正常情况下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如晴天中午秧苗卷叶,要灌薄水护苗(水不上盘面),防止秧苗青枯,雨天放干秧沟水,忌长期深水灌溉造成烂根烂秧。一般在3.0-3.5叶、苗高15-18 cm、根系盘结牢固、提起不散、无黄叶和病虫害现象、秧龄20天左右移栽;移栽前2-3天施“送嫁肥”,每亩苗床用尿素4-5公斤兑水喷施并进行药剂防治,确保带药移栽。
(中国农科院水稻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