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阁论坛2025,小姐威客网楼风信信息,夜猫子ymz品茶,唐人阁免费论坛

首页» 专题» 产业专家团» 专家建议

长江流域棉花涝灾后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24-07-11    

6月下旬进入梅雨期以来,长江流域棉区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尤其前期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且区域重叠,棉花作物已遭受不同程度损害,渍涝灾害尤为突出,部分棉田甚至被淹。针对当前严峻形势,为有效应对并减轻灾害影响,中国农科院棉花产业专家团提出以下综合应对措施:

一、紧急排水降渍,确保棉田安全

面对棉田渍涝的紧急情况,首要任务是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疏通。包括清理内外三沟的杂物和淤泥,确保排水畅通无阻;利用抽水泵等机械设备,加速积水排放,降低地下水位,为棉苗的呼吸和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涝排涝预案,确保棉田安全度过雨季。

二、精细管理棉株,促进恢复生长

对于倒伏严重的棉株,要采取轻扶加固的措施,避免过度操作导致根系受损。同时,使用土壤加固根部,提高棉株稳定性。对于叶面附着大量污泥的棉株,可使用喷雾器喷洒清水进行清洗,以恢复叶片正常光合作用和呼吸功能。

三、科学施肥管理,增强植株抗性

针对不同受灾程度的棉田,要制定差异化的施肥方案。对于受损较轻的棉田,要及时重施花铃肥,推荐使用棉花专用配方肥或复合肥,以满足棉花生长中后期的养分需求。对于受淹严重的棉田,则要轻施接力肥以促进棉株快速恢复生长。同时,结合叶面喷肥技术,补充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棉株的抗逆性和产量品质。

四、合理调控生长,优化群体结构

针对未淹但长势旺盛的棉田,要适时使用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处理,以防止棉株徒长、降低产量品质。对于受淹后恢复较慢的棉田,则要采用促进型调节剂进行叶面喷雾处理,促进棉株快速恢复生长。同时,对于移栽的杂交棉田还需加强整枝管理工作,及时去除无效枝条和赘芽以减少养分消耗、优化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开花结铃。

五、强化病虫草害防控工作

灾后由于环境湿度大、光照不足等因素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需加强病虫草害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如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加强田间管理减少杂草生长为棉花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六、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工作

针对棉花生长发育推迟的情况需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工作。通过精细整枝、合理施肥、科学灌溉等措施促进棉花后期生长,增加铃重和铃数提高产量品质。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旱、防涝、防冻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确保棉花生产的顺利进行。

七、灵活套种改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对于受灾严重、死苗断垄的棉田以及被淹严重无法恢复的棉田要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套种或改种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如在水源充足、水利条件好的地区可以改种晚稻等粮食作物;在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套种蔬菜等高效作物;在水利条件较差的地区则可以改种芝麻、黄豆、绿豆、玉米、红薯等秋收作物以减少因灾损失并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农科院棉花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