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农科院油菜产业专家团会同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和地方农技推广部门等单位,对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陕西、河北等冬油菜主产区油菜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主要逆境因子对油菜生长的影响,预测了油菜单产变化趋势,有关情况如下。
一、冬油菜整体长势优于上年度
从调度情况看,今年冬油菜整体长势总体好于上年度。主产区一二类苗占比,除湖南比去年同期稍低外,其他省份均高于上年度;其中,四川、湖北、陕西、河北等省占比达到90%以上,重庆、江西、江苏等省占比超过87%,其他省份均超过80%。
二、低温、干旱、病害和渍害影响
(一)低温寒潮的影响
今年以来的低温寒潮天气持续时间短、降温幅度小,油菜冻害发生较轻或无明显冻害,对生长影响较小。且因低温锻炼,有利于油菜延缓过旺生长,提高对后期可能发生倒春寒的防御能力。
(二)干旱的影响
伴随低温寒潮天气,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雨、降雪过程,土壤墒情较适宜,去年冬季以来的干旱情况大幅缓解,有利于油菜生长。
(三)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重庆、贵州、江西、湖南、江苏等气温偏高地块霜霉病、白粉病,菜青虫、蚜虫等发生偏重,其他地方病虫害发生较少;病虫害整体对油菜生长影响较小。但是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陕西等地根肿病蔓延扩散态势未得到有效控制。
(四)菌核病和渍害发生风险
随着气温升高,雨水较多地区菌核病预计呈高发态势。湖北、安徽和陕西南部等地区因去年春季遭遇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田间菌原量大,预计菌核病偏重度发生,其他区域菌核病预计发生较轻。除三熟制区和地势低凹水田油菜可能会发生渍害外,其他区域油菜发生渍害影响少于往年。
三、深入一线开展服务
专家团深入生产一线,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指导服务。一是开展调研,了解油菜长势情况,结合气候变化,预测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和渍害情况,为农技推广部门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二是录制小视频、发放技术资料,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培训,加强技术指导;三是开展田间现场观摩等活动,重点示范推介无人机“一促四防”、抗旱防冻、清沟排渍等技术和物化产品。
四、预测今年夏收油菜产量较上年略有增长
根据目前油菜长势,结合中国气象局中长期天气预报,在后期无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下,预测2025年夏收油菜单产水平整体与往年相当或略有增加,其中2024年春季遭受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的湖北、安徽、湖南等地区油菜单产水平会有显著提升。
(中国农科院油菜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