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华东多地遭遇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可能对生猪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为防止生猪重大疫病发生,保障猪场顺利生产经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猪产业专家团就做好猪场汛期生物安全防护及汛后复产等工作制定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一、做好养殖生产管理工作
一是及时清理养殖场周围污物、杂物等,疏通场区排水通道,排出场内积水,保持场区环境清洁;二是修复加固破损猪舍,如不能及时修复,应尽快将生猪转移至干燥、安全地带;三是保持猪场卫生,及时清理粪便,避免粪污溢流;四是做好圈舍通风、换气,控制舍内温湿度;五是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和饮水清洁,可在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等增强猪只抗病力;六是及时疏通料线、清理料槽,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霉变;七是及时淘汰弱猪、僵猪,达到出栏标准的猪应尽快出栏,合理降低饲养密度;八是加强圈舍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置。
二、做好环境清洗消毒和媒介消杀工作
一是对圈舍、运输车辆和用具等全面开展消毒和媒介消杀,每周至少进行两次环境消毒,保证消毒效果,对发生疫情或检测阳性的高风险区域,适当增加消毒频次;二是在虫媒疫病易发区域,对养殖场及周围环境喷洒杀虫剂;三是对蚊蝇幼虫的孳生场所,及时清除积水或填土覆盖,也可使用控制蚊蝇幼虫的杀虫剂;四是及时修补破损围墙以防止鼠患,可使用高效灭鼠剂并及时处理死鼠。
三、做好重大疫病监测预警及免疫工作
增加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监测频次,一旦发现检测阳性的区域,立即封锁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情发生和扩散;根据猪群免疫抗体监测情况及养殖场周边疫情情况,及时强化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流行性腹泻等重大疫病的免疫工作。
四、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
病死猪严格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规范》(农医发〔2017〕25号)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病死猪的发现、收集、处理等场所和运输工具等进行清洗消毒,防止病原扩散;在处理活动结束后,对污区环境及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动物尸体用塑料袋或塑料布严密包裹后再进行转运,运输车辆应能防水、防渗、耐腐蚀,车厢封闭后,对车轮、车厢外部、工具及作业环境进行消毒。
五、做好汛情后复产工作
汛情结束后,在做好环境清洗消毒和疫情监测工作,以及硬件设施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养殖场应及时补栏,恢复生产。
(中国农科院生猪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