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下旬,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产业专家团下沉一线深入沈阳、阜新、铁岭多个玉米主产县调研,针对当前玉米生产情况,提出相关技术措施建议。
一、辽宁玉米生产情况
一是前期玉米苗情长势好于常年。辽宁省不同区域由于播期不同,玉米生长发育略有不同,当前玉米大多已进入抽雄吐丝期。今年春耕进展顺利,前期墒情、温度等生产条件较好,玉米基本都播在最佳适宜期,呈现出苗全、苗齐、苗壮的良好态势。全省粮油作物一、二类苗占比98.6%。
二是玉米单产提升行动方案落实到位。玉米提升工程任务县,严格落实增密、水肥一体化和精准调控技术要点,目前已完成3次冲肥,作物长势较好,未发生大面积病虫害。
三是当前涝害对玉米生长产生不利影响。7月,辽宁省平均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6倍,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尤其在7月中下旬,部分地区出现高强度持续降雨,截止7月28日,锦州南部降雨量达400 mm,鞍山西北部累计降雨量达369 mm,铁岭局部地区连续多次3个小时内发生100 mm以上的强降雨,部分低洼地区出现农田严重积水60 cm以上,对当地玉米生长造成较大影响。
二、当前玉米生产的主要技术建议
一是及时应对玉米涝害防灾减灾。强降雨过后,对于出现涝渍的玉米田块,应及时疏通排水、降渍、散墒;淹水倒伏地块应根据实际情况尽早扶起倒伏玉米,以免倒伏玉米茎叶重叠,造成田间郁闭,会引起病虫害蔓延而减产;对于玉米茎折严重的受灾地块视情况改作青贮收获,减少农户损失。
二是做好玉米田块肥水的科学管理。玉米过水地块及时追肥促壮,以氮肥为主,结合叶面喷施水溶性磷肥加微量元素水溶肥。有条件的地块及时通过滴灌带以少量水将水溶性较强肥料施入根系附近,降低玉米植株后期脱肥、早衰和倒伏风险。
三是加强玉米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控。玉米叶部病害、玉米螟等常发性、流行性病虫害局部发生风险较大。应及时采用“一喷多促”抗逆防病促长,叶面喷施含有戊唑醇、三唑酮(粉锈宁)、氯虫苯甲酰、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以防治玉米斑病、青枯病、锈病等病害,二代粘虫和玉米螟等虫害,保障玉米高产稳产。
(中国农科院玉米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