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的眼中,农业不仅是国家的根基,更是农民生活的希望所在。他深信,要使农业成为真正有奔头的产业,关键在于充分激发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赚头就是奔头,这是最朴实的道理?!闭藕铣筛嫠呒钦撸拔颐且门┟窨吹?,种粮不仅能吃饱肚子,还能鼓起腰包?!蔽耸迪终庖荒勘辏岢隽艘幌盗星惺悼尚械拇胧?。通过有效的价格、补贴等协同手段,使种粮与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收入均等化,确保农民种粮不吃亏,还能有钱挣。他强调,要让“从市场赚钱”成为农民种粮的第一预期,这样既能激发农民的种粮热情,又能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保护政策也是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安全网。张合成强调,政府应着手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以确保农民在种粮过程中获得全面而充分的保障与支持?!拔迪终庖荒勘?,科技与金融产品在粮食生产中的支撑作用显得尤为关键?!闭藕铣筛嫠呒钦撸翱萍际翘嵘┮瞪实暮诵囊?,通过积极引进并广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科技金融、粮食营销被视为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杠杆。我们必须将科技支撑作为保障粮食生产的核心驱动力,高度重视并不断创新现代金融产品以服务粮食生产,同时做好粮食营销这篇大文章?!?/p>
在谈到如何解决农民当前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时,张合成表示,要以政策“组合拳”精准施策。他列举了农民普遍关心的十个问题,包括种粮务农不吃亏、就近就业能挣钱、孩子上学不太远、家人看病不太贵、长辈养老不发愁、公交出行也方便、网络宽带进农家、如厕环境很卫生、粪便污水可利用、邻里乡亲仍守望。这些问题涉及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级政府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本地区问题清单,明确这些问题的优先顺序、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集中精力办成可感可及的实事。
农业农村政策努力做到精准支持、定向?;ぃㄅ┮瞪魈?、农资供应主体以及加工流通服务企业等。张合成认为,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对政策需求不同,获得感也不同。因此,为了防止政策实施中的“大水漫灌”和“合成谬误”,有必要通过梳理对象清单,探索一类一策、一业一策、分类施策的方法。
展望未来,张合成认为,要坚持不懈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他认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落到具体的政策中。这需要完善乡村振兴优先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还要完善要素配置倾斜机制,鼓励企业回乡支农、支持社会资本下乡务农、吸引人才回乡创业,促进要素与服务更多地为“三农”服务。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部署,再次强调要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改革。张合成表示,未来,要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
张合成强调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性。他提出,要在“统”与“分”的关系协调上实现更大突破。既要坚持“分”的彻底,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又要突出“统”的到位,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规?;缁岱褡橹研∨┗Х窈?、带动好、发展好。
张合成还提出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这一制度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更加强调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全方位支持,更加注重制度供给的系统集成。他特别强调了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的重要性,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并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同时,还要建立农民增收与防止返贫致贫机制,以及引导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机制。
最后,张合成强调,要构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机制保障。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大关,为确保粮食稳定生产和充足供应,更需要持续发力、攻坚克难,实现高点强攻。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稳定粮食面积,提升单产,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二要强化耕地?;?,严格占补平衡,监测种植用途,监管高标准农田建设。三要推进农业科技攻关,推广科技成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四要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实施省际横向利益补偿。五要完善农产品贸易协调机制,保持价格合理。六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扶持畜牧业,健全节约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