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大、化肥利用率低等耕地问题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营养科研团队聚焦“藏粮于地”国家战略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长期开展耕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建立团队上、中、下游联合创新模式,形成的中低产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攻坚克难,破解低产关键瓶颈
我国中低等级耕地占全国耕地2/3以上,障碍退化耕地占比高达40%。周卫院士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围绕破解低产土壤障碍-攻克中量元素瓶颈-创建养分推荐新方法的思路,层层深入。针对我国30%土壤缺硫,酸性和砂质土壤缺钙等问题,深入揭示了障碍型低产水稻土和旱地土壤有机硫矿化、硫磺氧化、硫素转化与植物有效性机理,提出了钙素非维管束吸收与果面营养理论,研发出硫钙专用肥和高效利用技术,推动了硫肥和钙肥大面积应用,为国家和农民增收节支40亿元。在科技创新工程的稳定支持下,团队又陆续取得了系统性重大创新性成果。创建了南方低产稻田有机熟化、厚沃耕层、排水氧化、酸性消减、厢垄除障等关键改良技术和作物智能化推荐施肥新方法,获2016年、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我国中低产田作物增产增效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周卫院士在江西推荐施肥示范现场
江西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现场
江西潜育化水稻土改良现场
湖北黄泥田改良现场
笃行不怠 科技沃田再出发
植物营养科研团队现有成员11人,是一个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团队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新世纪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等各类人才。
团队以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从养分循环机理、养分推荐方法、养分利用技术等三个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破解了低产稻田土壤培肥重大难题,攻克了土壤硫钙缺乏的关键瓶颈。创新有机资源高效利用理论及其替代化肥关键技术,创建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作物养分推荐新方法,为养分高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做出了贡献。
未来,团队将持续瞄准耕地“要害”问题,创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植物营养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