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阁论坛2025,小姐威客网楼风信信息,夜猫子ymz品茶,唐人阁免费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团队故事

积极推动诱变技术走出去?打造核技术和平应用中国方案

——记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新技术及应用科研团队

字体

诱变育种是核技术农业和平利用的重要分支。近20多年来,小麦育种新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一直致力于小麦诱变新技术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团队现有成员15人,刘录祥研究员任首席科学家,先后研究建立了航天诱变等多样化地面模拟诱变技术体系,育成了一系列小麦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牵头组织亚太区域植物诱变育种项目,积极推动诱变新技术走出去。

咬定“诱变”不放松  多年耕耘结硕果

我国核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始于1957年,进入90年代后期后,如何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作物诱变育种高效发展成为团队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团队首席刘录祥研究员的带领下,不断探索诱变新方法,先后组织发射了首颗育种专用卫星“实践八号”,研究建立了多样化地面模拟诱变新途径,形成了小麦高效细胞离体诱变技术体系,并以此为支撑,育成了航麦系列等小麦突变新品种在生产中应用。牵头组织国内、国际诱变育种项目,先后获得多项国内外奖励。

积极1.jpg

牵头组织区域合作  构建诱变技术国际协作平台

我国是作物诱变育种强国,自2002年以来,团队一直组织亚太区域成员国实施作物诱变育种国际合作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培训诱变育种专业青年科技人员150余名。发起成立了亚太植物突变研究协会(AOAPM),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中心合作,共同发起和主办了第一届亚太植物诱变育种协作网研讨会,成立了植物诱变育种协作网(MBN)。为亚洲、非洲、东欧等地多个国家提供农作物诱变处理服务,推动中国作物诱变育种及产业应用“走出去”。2022年,刘录祥研究员分别获得“RCA特别贡献奖”和“RCA项目奖”两项大奖。

积极2.jpg

培育突变新品种  助力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团队利用诱变技术育成并审定航麦247、航麦287、航麦501、航麦2566、航麦3290、鲁原502等小麦新品种10余个,累计应用1亿多亩,增产粮食50多亿公斤,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由FAO和IAEA联合授予小麦诱变育种团队卓越成就奖。共牵头设计、主持了区域国际合作项目5项,项目累计创制作物突变新品系7000余个,育成并审定植物突变新品种200多个,促进粮食产量提升和节肥减药绿色发展,2022年入选“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合作示范项目”。

积极3.jpg

向国际合作前沿  持续推动诱变技术走出去

小麦育种新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不断拓展朋友圈,为核技术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中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