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性蛋白来源,也是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长期从事大豆优异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优良新品种培育与应用研究,现有成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8名,是一个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团队聚焦“四个面向” “两个一流”,围绕国家大豆产业发展需求,培育优异大豆新品种,克隆抗锈病基因,创制了高油高产、耐除草剂等优异转基因大豆新材料,引领了长江流域地区大豆育种发展方向,有力推动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
瞄准“卡脖子”问题 推动颠覆性创新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团队开展了从大豆高产育种理论、优异基因挖掘、高效育种技术到优异品种选育和推广的链式创新,实现了新品种高产优质多抗的协同改良,培育的新品种中豆63示范亩产336.9公斤,推动了南方地区大豆品种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团队坚持原始创新,历经30余年的系统研究,攻克了大豆抗锈病的世界难题,首次从大豆中克隆了抗锈病基因,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并实现了基因知识产权的高值转化,为用基因武器保障我国大豆供给安全提供了硬核科技支撑。
发挥榜样力量 传承科学家精神
团队首席陈海峰及骨干杨中路坚守育种基地,常年奔波在生产一线,攻克了大豆耐高温抗干旱的“卡脖子”问题,选育的大豆新品种享誉我国南方。团队骨干单志慧三十年如一日潜心大豆锈病研究,首次从大豆中克隆了抗锈病基因,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榜样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勇挑重担,在大豆生物育种中,常年辗转在实验室及转基因育种基地,开展高油高产、耐盐碱、抗病虫、耐除草剂等转基因大豆材料创制及田间鉴定试验。
瞄准产业需求 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针对南方地区大豆品种产量低、品质差、抗高温高湿能力弱等问题,构建了多技术集成的分子育种体系,实现高产优质与多抗的协同改良,培育的新品种中豆63创南方地区大豆高产纪录;油6019高产优质,耐高温抗干旱,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中豆41高产稳产,获农业农村部“金豆王”称号。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为大豆油料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引领南方地区大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践行初心使命,服务大豆产业
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扛牢大豆增产保供的重大政治任务,为支撑我国大豆产业发展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