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阁论坛2025,小姐威客网楼风信信息,夜猫子ymz品茶,唐人阁免费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团队故事

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油与蛋白安全

——记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科研团队

字体

花生是我国具有国际贸易优势的农产品,花生产业兴衰不仅对我国粮油安全意义重大,对国际油料贸易格局及植物蛋白供给也有重要影响。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长期从事花生等植物蛋白精深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现有成员40余人,其中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人员8人,是一支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合理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优秀团队”。团队按照“四个面向”和“大食物观”指示要求,以“理论-技术-产品”链式创新为主线,有力支撑我国油料与植物蛋白加工产业发展。

坚守初心使命 小花生里干大事

我国有300余个花生主栽品种,但“什么品种、适合加工什么产品”一直是制约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难题。出生在花生加工大省——山东的王强研究员,早早就理解了花生原料对于农民和企业的重要性,如何筛选最好的加工专用花生原料,是41年前作为全村唯一大学生,被录取时在心中埋下的念想。几十年来,他带领团队成员开创了中国花生加工专用品种科学分类的先河,实现了传统花生制油技术的重大革新,获得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最高学术奖、省部级奖10余项;科技创新仍在继续,首次提出高水分挤压中植物基肉制品纤维结构形成的“分层叠变”新理论,入选2022中国食品科技十大进展,创制了植物蛋白基肉蛋奶系列颠覆性加工技术,入选2021“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开启了植物蛋白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新征程。

大食物观1.png

花生加工特性与适宜性评价技术及专用工艺高值化产品开发

大食物观2.png

基于高水分挤压的新型植物基肉制品制备技术

大食物观3.png


基于3D界面膜多尺度结构的高内相Pickering乳液稳定机制

发挥榜样力量 传承科学使命

王强研究员带领团队遍访全国加工企业1500多家,过家门而不入,将新思路新灵感及时带回实验室用于制油技术创新,特别是2012年攻坚阶段,他病倒在实验车间,得了急性肾结石,术后坚决回到实验室忍着剧痛继续带领团队进行最后的攻关。虽然已年近花甲,王强研究员仍坚持每年6个月以上在试验地或车间,他特别强调科研成果要“接地气”,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团队成员们深受鼓舞、积极传承,获农业农村部“青年文明号”。

大食物观4.png

王强研究员企业调研

大食物观5.png

团队成员疫情期间在农场抢收花生

大食物观6.png

王强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在新疆基地种植花生

扎根花生事业 助力脱贫攻坚

王强研究员主笔撰写的两项建议分别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和国务院领导批示,为落实批示,他长期坚守一线,多次赴新疆策勒等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自2010年起,累计开展花生加工专用品种试验与示范1.98万亩,辐射推广21万亩,带动11.5万户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帮扶南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被聘为“新疆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大食物观7.png

新疆花生专用品种种植示范基地

大食物观8.png

王强研究员在新疆花生基地

大食物观9.png

金胜花生博物馆

踔厉奋发新时代 笃行不怠向未来

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将继续聚焦“四个面向”、践行“大食物观”,强化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为保障我国油料和蛋白供给贡献科技力量。

大食物观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