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肉类产品之一,尤其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最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长期从事肉牛和兼用牛遗传育种工作,一做就是70余年。团队现有成员8人,是一个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团队聚焦“三个面向”,践行“三创一体”,承担了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工作,育成的华西牛新品种主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围绕产业需求 全面突破大动物育种
团队始终围绕国家产业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上世纪70-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国内传统耕牛逐步转为肉用或乳肉兼用方向。但彼时我国本土品种未经过系统选育,肉用、乳用性能差,引进了大量国外优秀品种进行改良。团队三代育种人分别于2001年和2021年培育了对我国养牛业具有重要贡献的中国西门塔尔牛和优质高效专门化肉牛新品种华西牛,两个品种的冻精市场占有率达48%,为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奠定了种质基础。
图1 自主培育中国西门塔尔牛
图2 专门化肉牛新品种华西牛
发挥榜样力量 传承科学精神
从事肉牛育种是艰苦的,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华西牛培育早期,每逢草原春暖花开,团队首席李俊雅就要带队去乌拉盖,一待就是三四个月。那时,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科研团队,乘长途汽车到内蒙古后,下车人扛着设备,要走上几公里,幸运时碰到赶马车的牧民可以搭车去下一个牧场。在他的影响带领下,团队成员不辞辛苦、加班加点,有时开展性能测定一干就是连续20余天,团队精神已经融入了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血液。
图3 肉牛遗传性状测定工作
图4 肉牛体重数据收集
突破育种核心技术 助力肉牛群体改良
团队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国家肉牛育种数据库,涵盖我国32个肉牛品种的100万余条数据,连续12年发布《国家肉牛遗传评估概要》指导我国肉牛育种。国内率先建立了肉牛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基因组育种值估计新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发明了国内首款肉牛育种Cattle110K芯片,打破了对国外商用芯片的依赖。该技术体系大幅提升了肉牛育种效率,加速了华西牛新品种的培育?;髋@奂仆乒阒止?50余头,推广冻精1600余万剂。经“华西?!备牧己蟮挠逝3隼钢仄骄嵘?4 kg,养殖户平均每头??稍霾?100元左右。报告显示,华西牛近三年累计获得经济效益约92.5亿元。
水滴石穿 金石可镂
团队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引,面向我国肉牛产业重大需求和技术瓶颈,持续攻坚克难,在产业中发挥更为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图6 团队首席李俊雅(右2)深入基层农户调查
牛遗传育种科研团队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