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阁论坛2025,小姐威客网楼风信信息,夜猫子ymz品茶,唐人阁免费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团队故事

粮食作物病害安全的“守护员”

——记植物?;ぱ芯克甘匙魑镎婢『嗖庥敕揽乜蒲型哦?/h4>
字体

粮食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包括3个研究方向,分别为病原菌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机制、智能化监测预警与病害发生流行规律、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与持续控制。共有成员18人。其中,首席1人、资深首席1人,骨干13人、助理3人;研究员6名、副研究员9名。团队使命为承担粮食作物重大真菌病害的智能化监测与综合治理任务,有效防控重大病害。

传承前辈精神 力克条锈恶魔

老一代植物病理学家经过几十年的共同努力,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查明了条锈病的越夏越冬区域和大区流行规律,对指导小麦锈病的研究和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陈万权研究员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老一辈科学家取得基础研究成果上更进一步,握好接力棒,将小麦锈病的研究继续深入下去,实现病害的持久控制,保障小麦的生产安全。从上世纪90年代起,农科院植物?;ぱ芯克?/a>牵头,陈万权研究员作为科研项目的推动者和主导者,组织十多个协作单位,继续对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进行科技攻关。2012年底,一个让整个农科界振奋的好消息传来,陈万权研究员作为主持人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国植保界近30年来唯一的国家级一等奖。该项成果推广应用显著降低了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和危害损失,实现了有病无灾和病害持久控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极其显著。

埋头植病事业 促进乡村振兴

团队资深首席陈万权研究员为农业农村部植物?;ぷ抑傅甲楦弊槌ぁ⒅泄参锉;ぱЩ崂硎鲁ぁ⑷罄嘧魑锊『ρ芯坑敕揽匦髯樽槌?、全国植物保护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欧洲和地中海禾谷类锈病基金会执委。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计划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8项。利用病原菌资源库的优势小种标准菌系和《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NY/T1443-2007),累计鉴定评价了小麦材料47535份次,共有817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并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对我国小麦抗病育种发挥了“指挥棒、风向标”作用。研发的智能化小麦流行性病害预报器,通过了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的验证试验,已在全国小麦主产区9个省市推广应用,为基层植保部门防治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有效指导了农药精准减量使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路漫漫其修远昔,吾将上下而求索

粮食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坚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总体要求,牢牢把握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聚焦病原菌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机制、智能化监测预警与病害发生流行规律、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与持续控制等重点目标和重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培育重大成果。着力突破一批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解决一批粮食真菌病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问题,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守护员.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