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外交部部长助理乐玉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薛亮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各成员体的农业官员、专家、企业和农户代表近500人参会。APEC农业技术合作工作组牵头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主持会议。
张桃林在致辞中指出,针对农业技术转移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开展广泛研讨,分享各成员体在农业技术转移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区域技术转移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对于促进亚太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立足自主创新和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传统精耕细作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融合,农业技术优势持续增强。目前,中国在农作物杂交生产、动植物?;ぁ⑸枋┰耙?、农业机械化和农村能源等领域的技术成熟度、技术适应性和市场成熟度等方面都已达到较高水平,有些领域已经开始走出国门,产生了很好的国际反响。中国在相关农业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以及与亚太成员体间良好的合作基础,为中国与亚太农业合作和交流带来了巨大空间和潜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作为APEC农业技术合作工作组(ATCWG)牵头人,不断深化与APEC各成员体的农业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引导工作组内部活动。在2年时间内,工作组共成功申请APEC基金21 项,有力促进了APEC各成员体的务实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提升了ATCWG工作组在APEC的影响力。
乐玉成在致辞中指出,农业技术合作是APEC农业和粮食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农业技术的转移与推广对于提高各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农产品生产能力,增强粮食供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应从3方面进一步加强APEC农业合作:一是利用APEC渠道,深化农产品贸易与技术合作;二是整合现有资源,发挥相关机制作用,综合协调各领域参与;三是调动工商界力量,鼓励私营部门参与。
薛亮在致辞中强调,传统的技术转移模式已不适应亚太地区农业技术合作的要求。现存的各种商业性和机构性的障碍阻碍了APEC成员技术创新体制的改善。各成员体应在分享农业技术转移经验的基础上,共同研讨农业技术合作模式,建立开放式的交流与对话机制,为亚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共同提升粮食安全的科技保障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会人员围绕气候变化及粮食安全中的技术转移、APEC经济体农业技术转移合作、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私营企业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等4个专题进行交流研讨,分享各APEC成员体在农业技术转移方面的政策投资环境、成功经验、优秀模式,探讨在APEC成员体间建立高效农业技术转移平台和机制的模式,提高APEC区域农业技术转移效率,促进区域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大会同期举办了农业科技最新产品与技术成果展、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技术交易平台开通仪式,以及“2010-2011年度重大农业科技产业化进步奖”评奖与颁奖活动等。
据了解,此次大会是我国今年在APEC农业领域发起的一次重要活动,得到了各成员体的积极支持和响应。会议旨在落实2010年APEC领导人会议和粮食安全部长级会议成果,推动APEC区域农业技术转移合作,加强各成员农业技术方面经验交流和能力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交流。

“APEC农业技术转移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交易对接大会”在京召开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致辞

外交部部长助理乐玉成致辞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薛亮致辞

APEC农业技术合作工作组牵头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主持会议

与会领导开通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技术交易平台

(资料来源:11月23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新闻》)

(资料来源: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七套《聚焦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