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投入不断增大
2006~2012年全院共获批复修缮购置专项项目634个,金额19.8亿元,平均每个研究所每年获批修购资金927万元。其中,规划一期(2006~2008年)以“填平补齐,扶危济困”为主体思路,重点解决长期以来科研条件改善类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规划二期(2009~2012年)以“突出重点,集聚优势,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为主体思路,突出加强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领域、优势学科和国家急需的重大技术领域的建设,同时,加强基地建设和推进科技条件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使研究所从“求生存”上升到“谋发展”,部分实力较强的研究所开始以国际化的视野布局高水平的条件建设。
实施成效持续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全院完全依托修缮购置专项投入建设,建成或通过认证的各类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共12个,包括5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部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资源中心和1座国家种质资源圃。全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其他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基本都通过修缮购置专项获得了条件改善。这些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农业科技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系统和技术平台。院所面貌明显改善。通过修缮购置专项的支持,全院的科研试验楼、野外观测试验台站、资源库等房屋设施得到了修复和改造,水电暖气等基础设施上不足的困难得到解决,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长期以来困扰全院的科研基础设施短缺、陈旧、落后等问题得到明显改观,房、水、电、暖、气、路等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科研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大批购置和升级高标准、高水平的仪器设备,显著提升了研究所科研装备水平,有力推动了农业科研的深度逐步深入,广度逐步拓展,视野不断开阔,前瞻性不断加强,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例如,2006年以前,上海兽医所全所单价10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仅有13台件,价值不足500万元,科研条件严重不足,研究领域局限在动物血吸虫和寄生虫病研究,发展十分缓慢。在修缮购置专项的支持下,上海兽医所集中装备了6000多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科研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尤其是2007年修购项目配置的科研条件开始发挥作用后,研究项目和经费开始大幅增加,逐步引进了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团队,科研实力显著提升,研究领域迅速拓展。
共建共享初见成效。在二期规划中筹划“共建共享试点”,投向猪蓝耳病研究中心、南繁基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等7个试点项目,面向大型共享仪器平台,试验基地和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全院在修缮购置专项规划中启动了海南繁育基地共建共享试点,在棉花研究所已有基地基础上,建成了规范的标准化试验田和排灌设施,以及5000多平方米的连种连收选种圃,面向全国逐步开放。目前,全国棉花南繁工作的60%-80%都由该共享平台承担,每年都有20多个?。ㄇ?、兵团)的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农业种子企业通过该共享平台开展南繁工作。(通讯员 任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