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金祥指出,野外台站是农业科研的第二实验室,是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农业科研人员“顶天立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千万家”的主战场。要不断加强野外台站的基础平台建设,对满足新时期农业科研需求、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等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李金祥强调,长岛站位于华北和东北两大农业区的交汇处,是我国最重要的鸟类、昆虫、蝙蝠以及鱼类等海洋生物的迁徙通道,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非常优越,在这里建设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平台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重大意义。长岛站应在现有科研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以植保学科建设与发展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面向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科学规划、加强建设、规范管理、有效使用和强化保障,全面提升长岛站的发展水平,大幅增强该站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的支撑能力,为我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李金祥勉励大家传承和发扬“海岛为家、艰苦为荣、奉献为本”的海岛精神,本着“台站发展与院所发展相结合、台站发展与服务地方相结合、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紧紧抓住国家持续加大科技基础条件和野外台站建设力度这一重要契机,梳理并制订详细的发展规划纲要,优先申报符合政策、适应形势和自身急需的建设项目努力将长岛站打造为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级平台。
据悉,长岛站于2003年正式建立,通过10余年的野外系统监测,形成了以迁飞害虫监测预警为主、天敌伴迁行为研究为辅的独特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昆虫跨海迁飞学系统研究的空白,也为棉铃虫、黏虫等重大迁飞性害虫的区域性监测与异地预报提供了关键科学资料。(通讯员 孙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