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9日,为全面提高全院年轻科技管理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促进科技管理效能提升,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举办了2011年度科技管理培训会。刘旭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院属各单位有关领导、科技管理人员及科技管理局全体人员共11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刘旭着重讲解了科研管理的产生及其作用、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研究所不同阶段的科研管理任务等内容。他说,科研管理产生于二战时期,直接体现在各国从国家层面对国家军事项目及其人、财、物等的直接干预,以国家目标进行科学管理,由此形成了科研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现代科研管理在推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科研管理的核心作用主要有4个:一是策划,即要做什么;二是设计,即怎么做,要有计划、有思路;三是组织协调,即要组织好人力、物力等,开展有效管理;四是评价,即对各种投入合理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等进行评估??萍脊芾砣嗽彼刂拾?方面内容:一是基本素质,要求做到“人在,能对答如流;人不在,则有案可查”;二是创新素质,要求做到定位准、站位高,既能站在决策层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又能从科学性出发,时刻关注科研前沿,关注社会需求,进行科学管理;三是管理艺术,要求具有很好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关于研究所不同发展阶段的科研管理任务,要讲究各有侧重:“求生存”阶段,科研管理工作主要围绕开源节流,重点做好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稳住科研队伍,做好项目以保证研究所的定位,靠任务带动学科发展;“谋发展”阶段,主要围绕重点突破,突出抓好项目实施、引进人才,获得大成果,以促进学科发展、保证研究所的战略定位;“做贡献”阶段,主要围绕引领发展,重点谋划大事情、创造大影响,强化既有技术、有产品、有产业、有技术标准,还有战略储备、有网络、有团队、有预见、有措施,能够在国家需要时能顶上去,在应急时体现有实力,为国家作贡献。
会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张振华副处长、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葛毅强处长分别作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思考”和“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思路”的专题报告,分别就中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的历程、现状和发展方向,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形势与重点领域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介绍了农业部、科技部相关科技计划管理的方式和要求??萍季致浇ㄖ懈本殖?、各职能处负责人分别作了“农业科技管理及形势分析”、“强化质量、科学统计”、“重大科研项目的策划、立项与管理”、“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高项目产出效率”、“如何抓好科技平台建设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成果转化”、“加强试验基地建设与管理,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等交流报告,全面、系统地讲解了院所科技管理形势、重大项目策划与立项、科研项目管理与成果培育、科技平台建设与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方式、试验基地建设管理以及科技统计等相关知识。(通讯员 张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