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合成指出,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十一连增”,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作为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加快融入全球贸易大格局,实现农业市场信息与国际市场接轨,不仅对中国粮食安全、市场稳定意义重大,对于世界食物安全和贸易也具有重要的价值。2014年和2015年连续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中国农业市场信息透明度有了很大提升。自2011年以来中国与G20-AMIS一直保持很好的合作关系,今后将进一步拓展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农业信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农业信息监测体系建设,为促进全球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贡献力量。
吴孔明指出,近年来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在农业信息分析的理论、信息采集方法、信息分析技术、信息发布制度以及设备、软件、系统等研究和构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在农业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承办了“2013世界农业展望大会”,相继主办了2014年、2015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对促进中国农业监测预警研究与世界接轨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能够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推动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参与AMIS的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会议研讨认为,开展粮食库存和消费估计是加强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复杂严谨的技术过程。中国是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有2亿多家庭农户,农业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规定也与发达国家不同,全面获取粮食库存与消费数据还面临诸多技术困难,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需要国内外各有关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2天的深入交流与讨论,会议达成了包括粮食库存估计方法论、库存类型的调查选择、库存调查频率、库存调查时间、消费估计以及相关行动计划等技术层面的共识。与会专家建议,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发展中国家阶段性的基础上,要加快建立完善粮食库存与消费的调查体系、调查制度和调查方法,进一步加强与AMIS等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技术合作,继续不断提高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国家能力。
据悉,AMIS是应G20首届农业部长会议倡议成立的,是当前G20下属平台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其成立旨在提高全球农产品市场信息透明度和促进成员国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政策协调与对话。AMIS成员目前包括G20成员,以及西班牙、泰国、乌克兰等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成员国每年选出一个国家担任主席国。AMIS主要由秘书处、全球粮食市场信息组和快速反应论坛等3部分组成。受农业部委托,中国参与AMIS工作在技术层面由中国农科院信息所负责具体执行。
来自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局等相关部委主管领导与专家,AMIS秘书处、联合国粮农组织、经合组织、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世界银行、美国农业部、美国谷物理事会、美国普渡大学和澳大利亚、阿根廷、菲律宾等国家与国际机构的领导与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等科研教学单位的领导与专家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通讯员 王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