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志强(左)和张天理为实验室揭牌
张天理说,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是我国藏区牧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和经济地位。我国牦牛遗传资源十分丰富,拥有12个地方品种和1个培育品种,约占全世界牦牛总数的90%。甘肃省是牦牛主产区之一,拥有牦牛125万头,牦牛是甘肃省高寒牧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强牦牛繁育技术研究,对提升牦牛业科技水平、促进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牧民收入、封疆固边具有重要意义。
杨志强指出,牦牛产业是青藏高原的主导产业,在改善牧民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兰州牧药所成功培育了世界上第1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该成果的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研究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牦牛繁育是一项技术含量高、涉及专业广、实际操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甘肃省牦牛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对牦牛繁育工程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兰州牧药所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及人才队伍优势,将围绕牦牛繁育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优势,争取把实验室建设为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科研成果孵化基地、技术与信息交流基地。作为依托单位,兰州牧药所将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资源、物力保障和经费支持,保障实验室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在随后召开的实验室开放基金评审会上,专家组评审确定“牦牛CARTPT基因克隆、多态性检测及其在卵泡颗粒细胞中表达模式研究”等4个项目为实验室第一批开放基金。(通讯员 符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