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1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国际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共同举办的“国际花生病害防控研讨培训会”在油料所召开。来自中国、印度、菲律宾、越南、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余人参加会议。油料所副所长、国际花生青枯病工作网(GBWWG)首席专家廖伯寿研究员和国际干旱研究所所长达尔(William Dar)博士、亚非中心主任瓦利亚(F. Waliyar)博士出席了培训班。
此次研讨培训会主要开展花生青枯病和其他主要土传病害的防控技术交流,有助于促进花生病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花生的产量水平和保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被称为植物“癌症”,防治十分困难,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油料所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筛选出抗青枯病花生资源,并通过杂交育种研究,培育出了中花2号、中花4号、中花6号、中花21等系列抗青枯病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应用,较好地解决了我国疫区花生青枯病的危害,受到国际同行肯定。同时,该所在花生青枯病抗性遗传、抗性机理和抗性分子基础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
此次研讨培训会,有利于欠发达国家学习油料所的技术和思路,解决花生青枯病等病害的危害问题,进一步提升油料所的国际学术和技术影响力。(通讯员:余波)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