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两岸青年交流 增强科学研究精神
7月18日,海峡两岸学农青年农业科研研习营开营仪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李金祥、农业部对台湾农业事务办公室调研员杨慧军、台北市生产力促进协会理事长郑海鉴等出席并致辞?;嵋橛芍泄┛圃喊旃腋敝魅挝难е鞒郑?0名两岸学农青年和主办单位代表共40余人参加会议。
李金祥指出“研习营”是一项创新性活动,对于加强海峡两岸农业科研教育合作,加深海峡两岸青年学生相互了解具有重大意义?;疃哂腥筇氐悖阂皇峭怀銮嗄暄魈濉Mü餐?、共同研习,进一步促进青年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感情融合。二是突出科学研究主题?;疃才庞醒踅沧?、科研交流、实验体验和农事操作等内容,进一步激发学农青年探求未知、崇尚科学的信念和热情,帮助学农青年完成理论学习向实践应用的跨越。三是突出教育文化传承。两岸之间农业科研教育同行坐在一起商量共同关心的问题,很容易深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能够促进海峡两岸农业科研和创新人才培训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李金祥就加强两岸学农青年交流与融合,提了三点意见和建议。一要进一步扩大交流专业领域。由于今年是首次举办海峡两岸学农青年农业科研研习营活动,在前期沟通和组织上有待更加完善,这次参加研习营活动的台湾学生主要来自于台湾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农业产业传播与发展学系。希望未来有更多涉农专业领域的台湾学子来进行两岸交流,推动交流往来向深度广度发展。二要进一步搭建更多交流平台。两岸青年交流的真正目的在于彼此的深层认识,积极推动打造两岸青年交流平台及渠道,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是关键。中国农科院将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充足的经费支持,希望两地青年加强相互交流与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用青春打拼农业科技事业,共圆中国梦。三要进一步促进两岸教育合作。台湾有很多知名大学,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在农业教育领域名列前茅,加强两岸学生的交流,是实现强强联合、互利共赢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联合培养”渠道实现教育合作,选派优秀学生在课程学习或科研工作期间开展交流,这样既能实现体制允许范围内的合作,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杨慧军在发言中介绍了近年来农业部在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强调举办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两岸学农青年积极开展农业交流与合作,不断巩固、感召、凝聚两岸学农青年服务“三农”事业的纽带,促进两岸农业科技文化融合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台湾大学王淑美教授表示,大陆农业科学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台湾学生非常珍视此次深度交流研习的机会,期待亲眼看到大陆农业科技实力和经济社会最新的发展,希望通过研习营的活动,建立起两岸农科教最新的交流合作平台,为两岸现代农业贡献力量。
据悉,此次活动是中国农科院第一次承办,也是农业部系统首次面向台湾高校学农青年开展的体验式交流活动,农业部台办与国台办交流局、中国农业大学和台北市生产力促进协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接下来的15天时间里,两岸学农青年将围绕“增强科学研究精神,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主题,开展学术讲座、科学实验操作研习、实验基地考察、农事体验以及游览古今名胜等活动,着力提升两岸农科教水平,增进两岸学农青年理解与共识,共叙手足亲情,共谋农业科技发展。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