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冬玉肯定了基因组所的建设和发展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基因所在深圳的建设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为基因所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基因组所的成立代表了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体现了中国农科院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做出的学科方向调整,也体现了中国农科院在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国际合作中的担当和责任。

屈冬玉就基因所未来的发展提出了5点要求。一是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科研人员要将自身发展与研究所发展相结合,与我国农业生产需求结合。二是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充分利用周边高校资源,引进研究生开展基础研究,与相关企业深入合作,找准结合点,加速基础成果的产业化。三是充分利用农业部和深圳市的资源。在产业技术体系中既要建设“农业基因组学平台”,又要建设“南方农业技术体系”,在建设成为最大的服务平台的同时,也要将适合南方推广的技术在深圳基地进行展示,提升深圳市在全国高新农业中的地位。四是加强国内合作。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拓宽与各省农业科学院的合作,做成特色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五是重视国际合作,尤其是“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拓宽国际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建设国际技术创新中心和培训中心。
农业部科教司巡视员石燕泉、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李金祥陪同调研。(通讯员 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