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创建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中心任务和发展目标,结合院创新工程的要求和部署,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高度重视科研管理工作,强化科研创新,提升科研能力,科研立项数和项目经费稳步增长。截止到2014年9月5日,农经所共获得各类基金和“十三五”规划编制重大招标项目25项,其中各类国家基金项目11项,农业部、科技部和发改委“十三五”重大招标项目10项,农业部软科学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申报实现农科院零的突破??蒲辛⑾钭苁嗟庇?ldquo;十二五”期间,前3年立项数量的总和,为创新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夯实研究基础,着力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为掌握国家对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农经所先后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相关专家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讲话精神作专题学术报告,为科研人员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决定》的内容、全面领会和把握改革的基本精神作了指导;为科研团队选题提供了全新的理念,使团队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宽的视角研究“三农”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理念。
为开拓国际学术视野,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农经所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先后邀请到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际知名机构、院校的专家教授来所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为研究人员开拓学术视野、拓展研究思路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外,还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金灿荣教授为科研人员作了题为“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专题报告,为科研人员进一步准确、客观地把握形势,认识世界,以更全面和宽广的视角理解和把握国家外交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同时,结合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所还注重团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创新和管理能力。2013年12月、2014年5月,农经所先后组织召开了2013年度秋季学术交流会和2014年度春季学术交流会,有效研讨了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促进了科研人员的深入交流??蒲型哦幼ㄌ庋踅涣骰岵唤雎涫盗恕?a target="_blank">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学术报告(讲座)规范管理的若干规定》,还强化了学科间和所内外的学术交流,起到凝炼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团队科研攻关能力、推动研究所科研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 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强化人才团队建设
主动出击引首席。在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练团队的基础上,根据团队需求,积极主动与相关著名专家联系、沟通,以情感人、以事业引人,目前有3位专家表达了来所工作的意向,1位专家基本确定,这些著名专家即使将来不能成为农经所创新工程团队首席科学家,也有望全部纳入创新工程团队流动岗位专家。
积极招聘引骨干。按时发布了农经所“青年英才计划”人才、博士后、人员招聘公告,在招聘中本着高层次、高标准的原则,注重人员科研水平及能力的考察,要求具有相关研究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至少发表CSSCI、CSCD代表性学术论文2篇,或SCI、SSCI论文1篇以上。经过努力,近2年共引进人才14人,全部为博士学历,其中博士后进站7人,人员招聘7人,2人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大大提高了农经所科研人员的整体实力,显著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
下大力气育人才?;睦С稚昵牍易匀豢蒲Щ?、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以及政策研究类财政专项等重大课题。在科研立项申请和管理方面,农经所做到早部署、精安排、严把关、强管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注重申请项目质量把关,确保申请项目数量和质量稳中有升?;睦С稚昵牍易匀豢蒲Щ稹⒐疑缈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以及政策研究类财政专项等重大课题。专门聘请在课题申请和评审方面丰富经验的专家,举办“提升青年科研人员课题申报能力”的讲座,以提升科研人员的课题申报能力。此外,还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专家对科研人员就申报流程进行了专题培训,提高了科研人员申报的积极性和申报操作经验。
农经所鼓励支持科研团队科研人员继续进修深造,特别是鼓励支持并选派青年科研人员赴海外留学、访学或开展博士后合作研究。在创新工程申报期间,先后选派刘合光副研究员、高芸博士赴美国农经领域知名高校进修一年??购M饬粞?、访学以及博士后研究,是缩短科研人员与国际学术前沿的差距、提升科研人员的科研业务能力和对外交流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 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全面梳理研究所现有的科研管理制度,结合研究所发展目标进行必要的修订,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2013年-2014年,农经所修订完善了《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科研管理办法(试行)》、《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学术报告(讲座)规范管理的若干规定》、《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对研究所考核评价机制、绩效分配与激励机制进行了创新。在考核评价环节中,依照《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绩效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分类评价的导向作用,合理制定分类分级的考核标准,正确运用考核结果。绩效分配与激励以充分调动创新岗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凝聚优秀人才为目的,依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修订)》,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办法,强化奖励性绩效的导向作用。根据农经学科的特点性质,制定了高端科研项目奖励及A、B、C、D4类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对各类成果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其中研究所作为第一获奖单位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院级科技奖励,按照获奖级别分别奖励1-10万元不等,对获得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申请人奖励2万元,对获得A类成果每篇奖励5000元,B类成果研究所每篇奖励2000元,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多出高端学术研究成果、高级别的政策咨询与决策支持成果,提升农经所的综合竞争力、政策决策支持力与社会影响力。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农经所科研工作呈现出3大可喜趋势:一是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成为资助的主力军,意味着研究所科研团队生机勃勃、充满后劲。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及政策研究类财政专项等重大课题数量渐增,表明农经所科研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实力有了进一步提升;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预示着农经所在院科技创新工程的引领下,农经所决策咨询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农经所科研创新即将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可持续轨道。(通讯员 曹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