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院后勤服务中心的邀请,
植物保护研究所书记张步江组织带领专家现场查看了中关村院区绿化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并提出防治方案。
中关村院区的小叶黄杨虫害发生严重,大量黄杨叶片被咬食枯死,经3次防治效果甚微,
植保所昆虫专家和农药专家经现场查看,确认小叶黄杨发生的是绢野螟,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建议和用药方案,采用
植保所研制的“多靶标”杀虫剂和蛋白质农药“阿泰灵”处理后,对绢野螟的防治效果超过95%,小叶黄杨又恢复了生机。专家组还查看了松大蚜、桃蚜、钻蛀害虫等为害院区绿化植物的现场,并提出了隐蔽施药防治的意见。
据悉,黄杨绢野螟是对黄杨科植物危害逐渐加重的恶性害虫,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被害株率50%以上,有的甚至90%,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成株枯死,影响市容,污染环境?;蒲罹钜懊诒本┓⑸?-3代,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中旬为盛期,下旬化蛹,7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第二代发生为害期。由于北京地区的害虫对有机磷类、菊酯类有一定的抗性,应选择“多靶标”杀虫剂,由于幼虫常常在叶背危害,所以要选择渗透性较好的农药。
植保所昆虫专家雷仲仁、马春森、郭建英、农药专家袁会珠等参加了现场会诊工作。(通讯员 孙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