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农机化所召开2010年度工作总结表彰暨情况通报会。曹曙明书记传达了2011年院工作会议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易中懿所长代表所领导班子作全所2010年工作总结。会议由陈巧敏副所长主持。
易中懿说,2010年,农机化所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共54个项目获批立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48计划重大项目、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新增花生、甘薯和食用菌3个岗位专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建设,“江苏省农作物机械化收获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建设;全年获专利授权30项,发表论文95篇,完成科技成果鉴定及项目验收结题20项。
二是产业开发稳步发展。产业项目组经营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设计院走出低迷,农业工程成为新的增长点,产业收入持续增长。
三是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逐步深入。先后接待欧盟科研总司、日本佐竹公司、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等团组来所交流,选派专家赴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东欧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学习。
四是条件建设有了改善。8000㎡的科研实验室已完成内装修工程,职工即将入驻办公;位于溧水白马镇的200亩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试验基地已获批立项。
五是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研究所被评为2007-2009年度“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农副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被授予“2010年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等。
易中懿说,“十一五”期间,农机化所科研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863专项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2项、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7项、成果转化资金6项、948计划6项、国际合作11项,综合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
会议对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了表彰。综合管理处等7个部门获评所级优秀部门,赵闰等32人获评所级优秀个人,农副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等3个部门获评所级文明部门,吴崇友等9人获评所级文明职工。此外,“超级稻毯状苗育秧播种流水线和钵体苗育秧播种装备研究与示范”等2项科技成果获所优秀成果奖,“4HLB-2型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试验”等12篇论文获所优秀论文奖。
分享到
农机化所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发布时间:2011-01-27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