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酵母β-葡聚糖因具有增强免疫活力、 抗肿瘤活性、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而成为食品领域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我国每年约有3-5万吨的啤酒酵母,但占酵母干重6-12%的酵母β-葡聚糖尚未被开发利用。酵母β-葡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是采用酸碱方法,在分离提取时酸碱用量大,工艺繁琐,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而且影响到葡聚糖的生理活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王强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我国丰富的啤酒酵母资源,对酵母β-葡聚糖制备、检测与功能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与评价。该研究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8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 2篇、EI收录2篇,并于2007年1月15号通过了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成果鉴定。
该项目以废酿酒酵母为原料,对酵母β-葡聚糖高效分离提取、修饰改性、溶液构象以及功能性评价等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了相关核心技术和工艺流程。其创新点体现在:①建立了一种酵母β-葡聚糖含量检测新方法,方法的精密度和加样回收率分别为0.46%和99.96%;②确定了β-葡聚糖清洁、高效制备工艺,最终酵母β-葡聚糖的得率为11%,纯度达93%;③建立了β-葡聚糖均相改性技术,产品的取代度、得率分别达到0.43、87.97%;④确定硫酸酯化β-葡聚糖溶液为半刚性链构象。⑤经超声修饰和硫酸酯化的酵母β-葡聚糖对小鼠免疫功效具有极显著的增强作用。
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在酵母β-葡聚糖检测、制备与修饰改性技术与方法,以及溶液构象与免疫功效评价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整体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对开辟酵母资源利用途径、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功能食品科技创新与产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我国酵母β-葡聚糖制备及检测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发布时间:2007-01-25
|来源: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