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1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五届“硅与农业”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农科院唐华俊副院长在会上讲话。中国农科院国际合作局贡锡锋副局长,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王道龙所长、徐明岗副所长,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金继运理事长等领导也参加了会议。来自25个国家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岗位杰出人才、长江学者梁永超教授主持。中国、美国、日本的学者分别在会上做了“不同植物物种硅从根到穗的转运机制”、“植物生物学中硅异常性的本质”和“硅与生物胁迫”的主题报告。与会代表围绕“硅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土壤中硅转化的化学与生物学机制及硅素丰缺诊断,土壤-植物-肥料中硅素检测、硅肥生产技术与标准,植物对硅吸收、转运和淀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硅提高植物对生物胁迫抗性的机制,硅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抗性的机制,高产、优质、环境健康的硅素养分综合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57场报告和28篇论文墙报,详尽展示了硅与农业领域近10年来的最新进展与成果。在“硅在农业中的作用——从实验室到大田生产”的报告中,梁永超总结了硅与农业研究的国际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展示了我国学者在硅肥的研究与应用,硅吸收转运的分子和生理机制,硅提高植物抗病虫害、抗环境胁迫、硅钙肥改良土壤提高环境质量的成效与机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可。
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天津宝坻硅肥试验示范区,目睹了水稻施用硅肥后生长显著、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抗病性明显提高的大田试验效果,进一步加深了硅肥对水稻生产重要作用的认识。
据悉,首届“硅与农业”国际会议于1999年在美国佛罗里达举行,每3年召开一次,现已成为国际硅植物营养科学家和硅肥生产、销售的企业家们的重要集会。硅是水稻、甘蔗等作物健康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水稻一生中所需要的硅比氮磷钾的总和还多。我国4.5亿亩水稻土中约有一半以上缺硅,潜在硅肥需求量为每年4000万吨,其它禾本科作物如麦类作物、玉米、高粱以及一些葫芦科作物如黄瓜、西瓜、冬瓜等的硅需量也很大。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和硅肥施用大国,我国此前还没有举办过“硅与农业”的国际会议。此次会议的举办,不仅充分肯定了我国近年来在土壤硅素营养科学研究及硅肥农业应用领域取得的重要成绩,也为世界不同国家学者开展合作交流及我国科学家了解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和产业发展动态提供了重要机会,还为我国和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企业开展跨国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会议期间,国内外许多单位都提出了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建立合作关系的意愿。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