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荡在农科讲坛上的科学之声

3月10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首期“农科讲坛(中国农业科技报告会)”在国家农业图书馆报告厅拉开帷幕。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作了题为“水稻品种设计育种的分子基础”的学术报告。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出席报告会并致辞。报告会由院党组成员、人事局局长魏琦主持。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李家洋院长对分子设计育种的基本概念和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从高产、优质、稳产3个方面分享了分子设计育种研究进展及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并和与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陈萌山在致辞中强调,“农科讲坛(中国农业科技报告会)”的举办是中国农科院使命的重要体现,要通过农科讲坛展示中国农科院以及中国农业科技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成果,激励科技人员更好地服务国家目标;农科讲坛的举办是促进农业科技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措施,要通过农科讲坛让人类的智慧在这里闪光,让科学的魅力去昭示更多的青年才俊的投入,唱响农业,唱响农业科技;农科讲坛的举办也是营造创新工程氛围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农科讲坛为创新工程的深入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激励和动力。
陈萌山指出,要将农科讲坛定位在“高端、前沿、权威、原创”,致力于打造成一个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充满活力的学习交流平台。“高端”就是报告的主题锁定在国家产业重大需求和国际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命题?!扒把亍本褪潜ǜ娴哪谌菥劢古┮悼萍挤⒄骨把匚侍夂托滦私徊嫜Э频姆⒄?。“权威”就是报告要体现国家最高水平,作报告的专家应该是中国农科院本领域具有重大学术影响或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专家,以及部分院外的本领域的知名专家。此外,还要力求体现“原创性”,特别是主讲专家在科技创新当中的独创性、自主性成果,以及对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需要科技来突破的探索和设计。
据介绍,农科讲坛以发布农业科技最新进展、交流新的学术思想和新方法、研讨农业科技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报告形式多样,可以一人一题、一人多题或多人一题,每月一期。中国农科院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讲坛的品质和效益,将农科讲坛打造成精品论坛,办成学习交流的园地、办成塑造专家的平台、办成发布最新成果的阵地、办成展示中国农科院形象的窗口,努力提升中国农科院的显示度、影响力和话语权,引领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推动中国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发展。
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副司长、部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胡永万、科教司高新技术处处长张文,中国农科院领导班子成员、机关青年代表、京区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员代表,研究生院学生代表,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30多所在京大学的研究生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