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作科所主持召开的 “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培训暨研讨会”,于2008年4月25-2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的小麦抗旱种质资源和育种专家、以及研究生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管理处廖琴处长和著名学者山仑院士出席了会议,作科所王述民副所长主持会议并致辞。
廖琴处长在会上作了抗旱性鉴定技术在国家小麦旱地区域试验中应用情况的报告,山仑院士作了“作物抗旱生物学及应用”的专场报告,来自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还分别就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单项技术、旱地小麦品种稳定性及其评价、抗旱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选育方法等做了专题报告。王副所长在会上指出: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准确地鉴定评价小麦品种及种质资源的抗旱性,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希望通过对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的培训和研讨,促进小麦等农作物的抗旱性研究和新品种培育。首席科学家景蕊莲研究员对公告实施的国家推荐性标准《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标准号:GB/T 21127-2007)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嵋榛狗直鹫攵孕÷罂购敌约ㄆ兰奂际跫捌洳僮鞴娉探辛伺嘌怠?BR> “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培训暨研讨会”的召开,对提高我国小麦抗旱科技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小麦等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抗旱性研究和抗旱新品种培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专题培训暨研讨会目标集中,内容丰富,学术气氛良好,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分享到
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培训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08-05-07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