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19日,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以下简称平台)2013年度运行服务绩效考核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科院、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主要参建单位的领导及专家60余人出席了会议?;嵋榭皇接芍泄┮悼蒲г?a target="_blank">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李明主持。
会上,参加平台建设的27家主要单位负责人依次汇报了2013年度本单位在平台运行服务中开展的工作,重点针对开展服务的成效、措施、专题服务等进行了总结。平台运行负责人马月辉研究员总结了平台的整体运行情况,并对2014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与会代表对平台运行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一致表示将按照平台运行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服务工作,打造重点专题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成效,做好平台宣传,提升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推进平台的运行。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吕先志分别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的整体情况、牵头单位和参建单位的职责、明确服务内容、增加和完善资源增量、门户网站的统一性问题和加大平台宣传力度等6个主要方面对平台工作提出了指导建议,他指出,要将服务工作始终作为平台工作的核心内容,采取主动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尤其是对重大需求开展专题服务。
与会专家强调,平台工作要以运行为主,优化资源整合,采用考评机制,给予后补助支持。牵头单位和各参建单位根据此次会议的要求,集合自身能力和特点,积极主动开展平台服务工作,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李明表示,平台工作是牧医所重点支持的平台之一,作为牵头单位始终给予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为平台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据了解,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是2011年经过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考核认定的23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其作用是通过对家养动物种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整合、保存,深入挖掘资源特征特性,充分开展这些资源信息和实物的社会化共享服务。平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负责组织和实施,根据国家科技平台的指导方针和工作安排,联合资源持有单位开展共享服务。
2012年度共享实物资源种类达到557种,为社会208家科研院所、企业提供 100多种家养动物资源的87175个活体,12344份基因,10900份精液/胚胎,7599份血液或组织,3890枚种蛋资源共享,培育成功1个新品系,发表论文76篇,其中SCI论文15篇。
通过利用平台资源,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科研任务53项,技术与成果推广服务数量25个,培训河北大午集团、福建光阳公司、山东家禽所等208个单位的技术人员和养殖人员的总人次达到了4777人次。(通讯员 邬震坤)
分享到
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绩效考核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13-12-3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作者:浦亚斌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