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蚕蛹生物加工关键技术及功能产品研发”,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经验收,专家认为,该项目在以下5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采用蒸馏萃取与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蚕蛹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查明了缫丝蚕蛹和活蚕蛹中挥发性化合物分别有54种和16种;二是建立了蚕蛹生物除臭脱色技术。筛选出蚕蛹除臭的特定微生物,经该微生物处理,蚕蛹无异味、色泽效果好;三是改良了蚕蛹蛋白的功能特性。运用水解度和超声波辅助蚕蛹蛋白酶解物接枝反应,蛋白酶解效率提高,蚕蛹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和乳化性显著改善。筛选出胰蛋白酶作为制备蚕蛹蛋白抗氧化肽的理想蛋白酶,蚕蛹蛋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抑制ACE活性(即降血压)的能力;四是优化出可生产优质蛹虫草子实体的培养基配方。研究了蚕蛹虫草多糖的分子结构及其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五是通过项目实施,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3篇),获奖励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开发出蚕蛹功能性产品4个。(通讯员 王福海)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