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梁贤威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奶水牛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与应用”通过验收,这表明我国奶水?;蜃檠≡裼旨际跞〉猛黄菩越梗醚芯渴撬Q芯苛煊蚬士萍己献鞯挠忠幌畲硇猿晒?。
该项目围绕我国奶水牛产业育种领域共性的关键问题,与意大利农业经济委员会联合开展研究,通过引进意大利水牛SNP90K芯片技术和评估、沼泽型水牛高通量测序、中国奶水牛SNP200K芯片研发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系列研究,经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研发了一款高密度的通用型奶水牛SNP200K芯片;筛选出了一批显著影响奶水牛产奶性状的SNP标记;构建了一套奶水?;蜃檠≡裼旨际?,并应用该技术初步在养殖示范区开展了高产奶水牛核心群的选择,这对解决我国当前产业面临的种源匮乏以及产奶量低的问题,迅速增加良种奶水牛存栏量,加快水牛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该项目的合作,以此为契机于2015年10月建立了中意水牛联合研究中心,推进我国在水??萍脊屎献髁煊蚵跞肓艘桓鲂碌奶ń祝参顾R糯牧佳芯空业搅诵碌耐黄瓶?。
该研究取得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奶水牛选育初步进入了现代分子育种的新时代,开启了奶水?;蜃檠≡裼盅芯康摹按竺拧?,并对我国奶水牛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进一步加强奶水牛基础数据库建设。(通讯员 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