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农业部委托,7月15日我院召开了“矮败小麦创制与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建立”成果鉴定会。
由庄巧生、李振声、刘大钧、董玉琛4位小麦界两院院士和全国各主要麦区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秉华研究员做的技术报告,审阅了相关资料后,一致认为:矮败小麦其独特遗传资源属国际首创;利用矮败小麦建立的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创新性强,实用效果好,发展潜力大,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它接受其它品种花粉后,其下一代的矮秆株为雄性不育,非矮秆株为雄性可育,二者极易辨认;且雄性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是开展轮回选择育种的理想工具。
矮败小麦经过10轮的选优、去劣和不断引入优异种质(基因),形成了一个遗传组成优良的动态群体。目前矮败小麦改良群体的遗传构成得到了显著改进,其产量、品质、抗病性、株型等性状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群体内每个可育株都相当于常规杂交育种的一个复合杂交组合,数量大,类型多,性状整体水平高。矮败小麦改良群体是优良基因库,是新品种的加工厂,从中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种质和满足不同需求的新品种。
通过轮回选择育种,已选育出“轮选981”、“轮选987”、“轮选201”等小麦新品种及一批新品系,其中“轮选987”近几年参加国家小麦区域试验的北部冬麦区区试,产量都名列第一,比主栽品种(京冬8号、京411)平均增产13.6%。抗倒伏力强,抗白粉病和条锈病,成熟落黄好,已于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
以矮败小麦为基础、轮回选择为核心,建立的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为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改良目标的小麦育种工作提供了成熟的技术平台。这项技术的广泛采用,必将引起小麦育种技术的重大革新。专家们建议尽早在我国主产麦区建立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基地,推广应用这项技术,使我国小麦育种工作走在世界前列。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