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育12小麦新品种近日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矮败小麦育种试验点)和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
该品种是利用“矮败小麦”群体,与百农64进行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属半冬性,中早熟,半矮秆,抗锈,抗倒。籽粒白粒,长圆形,半角质。成熟期与豫麦49相当。2006~2008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Ⅱ组区试,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32.9公斤,比第1对照豫麦49号增产7.94%,比辅助对照周麦18增产0.53%,居13个参试品种第1位。品质分析:容重784g/L,粗蛋白质含量15.8%,湿面筋含量35.2%,降落值424s,吸水率59.9%,形成时间2.7mim,稳定时间2.5mim,沉淀值49.2ml,弱化度143F.U.,出粉率72.15%。
该品种在豫北地区的播期以10月5~15日为宜,在豫中地区以10月10~20日为宜,在豫中南地区以10月15~25日为宜,亩播量6~7公斤(亩基本苗12万左右)。播前应施足底肥,有机肥和氮磷钾配合,小麦起身前及时追肥,亩施尿素7~10公斤。灌好越冬水及返青水,灌浆期要及时浇水。
中育12原种繁殖田 中育12籽粒
分享到
中育12小麦新品种通过河南省审定
发布时间:2008-10-2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