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农业部对 2010-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获奖成果进行了表彰,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15项科研类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ぱ芯克?/a>、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分获一等奖。
农机化所主持完成的“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成果,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HLB-2型挖拔组合半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和4H-1500、4H-800型花生分段收获机,攻克了花生机械化收获过程中作业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难题。这些收获机在全国多个省份累计销售3200多台,并已出口到韩国、越南等国,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
资划所主持完成的“施肥与改良剂修复Pb、Cd污染土壤技术研究与产品应用”成果,系统阐明了不同形态化肥、有机肥和改良剂及其组合修复Pb(铅)、Cd(镉)污染土壤的原理与技术途径,研发了污染农田土壤的联合修复技术,研制出钝化重金属活性的专用肥料和改良剂产品,技术实用性强,可显著降低农作物重金属含量,并增产10%以上。
植保所主持完成的“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查明了陇南小麦条锈病菌源区范围,建立了病害异地测报技术,研发出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标记和病害早期分子诊断检测技术,培育出10个抗病高产小麦品种,构建了以生物多样性利用为核心的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生态治理技术体系,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环发所主持完成的“畜禽粪便沼气处理清洁发展机制(CDM)方法学和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在对畜禽粪便沼气处理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大量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户用沼气CDM方法学,发明了保障粪便沼气处理CDM高效稳定运行4项关键技术,创建了大型养殖场畜禽粪便沼气处理CDM工艺,并在国内首次开展了不同规模粪便沼气处理CDM技术示范。
此外,中国农科院还有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品质遗传改良”、植物?;ぱ芯克?/a>“粮棉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和水稻研究所“水稻资源”3个创新团队荣获优秀创新团队奖。
据了解,2010-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获奖成果共118项。其中,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1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47项,科普成果奖9项,优秀创新团队奖10项。随着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行业和社会影响力逐年提高,奖励申报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强。中国农科院在此次奖励评审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体现了全院加强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奖励申报组织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工作成效,也为今后申报国家级科技奖励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