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产所科研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科研项目完成质量日益提高,获奖层次不断攀升。日前,由程世鹏研究员主持的“毛皮动物(貂、狐、貉)生物制品产业化开发”项目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吉林市科技进步特等奖,由李光玉博士主持的“狐、貉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毛皮动物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有力保障。
“毛皮动物(貂、狐、貉)生物制品产业化开发”项目应用于毛皮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筛选和优化出具有较高免疫原性的狐貉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炎三联活疫苗制苗毒种;建立了先进的狐貉三联活疫苗和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细胞灭活疫苗规?;ひ?,优化适宜工艺条件,提高了疫苗安全性、稳定性和?;ぢ?。本研究在狐貉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炎三联活疫苗和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细胞灭活疫苗规?;ひ辗矫媸糇灾鞔葱拢锏焦释嘌芯肯冉?;同时,建成了规?;⒉祷?、标准化的毛皮动物生物制品生产基地。该项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极大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对控制毛皮动物主要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狐、貉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研究制定了集约化狐、貉健康养殖动物密度、合理笼舍空间及棚舍建筑规格,提高了优质皮张比例及仔兽成活率;建立了我国狐、貉22种常用干粉饲料及鲜饲料狐消化代谢水平数据库,以及我国狐、貉60种常用动物性饲料营养成分含量基础数据,为狐、貉饲料的合理配制提供了我国自有的基础数据;研究确定了在低蛋白水平下生长期狐、貉主要必需氨基酸适宜添加水平,首次建立了以总氨基酸为基础的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有效降低常规饲料中蛋白水平,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氮磷排泄;制定了我国狐、貉集约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为集约化、大规模养殖条件下规范饲养提出了标准,使得我国狐、貉饲养技术与国际接轨。
分享到
特产所两项成果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发布时间:2010-01-18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